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61年1月,奕䜣等人在奏折中陈述:“近年来临事使探,往往得自传闻,未能详确,办理难期妥协。各国新闻纸,虽未必尽属可信,因此推测,亦可得其大概。广州、福州、宁波、上海旧有刊布,名目不同,其新开各口,亦当续有刊本,无论汉字及外国字,按月咨送总理处。”这体现出,奕䜣等人(     
A.对新闻纸真实性存疑B.希望拓宽渠道了解西方
C.主张兴办中外文报刊D.意识到通商口岸的重要
2024-01-23更新 | 45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1月九省联考·(安徽)历史试卷评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清末主管京师大学堂的孙家鼐曾言:“总署同文馆、各省广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福建之船政学堂,江南制造局学堂及南北洋水师武备各学堂皆囿于一才一艺……故办理垂数十年,欲求一缓急可待之才而竟不可得者。”这反映出,洋务运动(     
A.重视培养实用性专业人才B.压制民用工业的发展
C.致力翻译西方政治类书籍D.忽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2024-01-16更新 | 202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3 .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委派一批官僚或买办作为洋务企业中的“督办”“会办”“总办”“帮办”等,他们难以避免因“官”“商”两种角色的相互排斥性而产生一系列冲突,结果造成官办企业中封建国家利益及官督商办企业中资产主体利益的承载者被虚化了,企业的主体性泯灭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洋务运动对晚清社会的影响有限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官府压制
C.洋务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存在弊端D.民族工业无法抵御列强商品输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     
A.清政府统治根基的动摇B.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
C.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D.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5 . 19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       
A.产业工人的待遇丰厚B.资产阶级的救国实践
C.通商口岸的产业优势D.晚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2023-11-28更新 | 2016次组卷 | 15卷引用:专题04 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传统外交礼规被进一步打破。清政府1866年派斌椿赴英考察。1868年任命蒲安臣为中国首任全权使节出访各国。1875年任命郭嵩焘为驻英公使,对西方的遣使要求作出了对等性反应。这表明清政府(     
A.主动遣使解决外交争端B.初步接纳西方外交体制
C.彻底放弃传统外交惯例D.努力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阳铁厂初期资本构成,见如表。该表内容可以佐证(     
投资者数额(库平银,两)占总额%
轮船招商局25000025.0
电报局22200022.0
中国通商银行32855532.8
萍乡煤矿10000010.0
钢铁学堂390003.9
南洋公学60000.6
古陵记(盛宣怀家族化名)3650003.7
上海广仁堂
(盛宣怀兴办的慈善机构)
200002.0
总计1000000100.0
A.洋务派官僚控制汉阳铁厂的经营权B.近代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洋务企业
C.民间资本对汉阳铁厂筹资反应冷淡D.近代洋务企业具有较强的封建性
2023-11-18更新 | 185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5 晚清到清末民初(4大考点6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8 .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清政府把长达6420英里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拍卖”了,其中英国占2800英里,沙俄占1530英里,比利时(背后是俄法集团)占650英里。当时的外国人就说过“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这表明,清政府“拍卖”的铁路权(     
A.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B.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
C.密切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2023-11-15更新 | 886次组卷 | 18卷引用:组卷网·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五单元-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近代中国某些有志革新的绅士在确定中西文化关系时,最初使用“道”与“器”的两分法,将西方技艺归入“器”,而中学归入“道”;稍后采用了更为有力的两分法,这就是著名的“体”和“用”,即“中体西用”之说;同样的态度还表现为在中国传统中寻找支持现代化的依据,这就是所谓的“托古改制”。材料旨在表明,这些“有志革新的绅士”(     
A.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在不断地改变和完善
B.学习西方的态度呈现越来越灵活的态势
C.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时存在着矛盾心理
D.为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2023-11-13更新 | 647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79年,广东端州人卫省轩创办巧明火柴厂,其雇佣的员工多是附近村民。为方便村民收种庄稼,企业规定夏秋时节可以放假,也可以外发火柴盒在家加工;又为女工方便照顾孩子,规定允许工人携带年幼的孩子一起上工。这些规定(     
A.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体现了传统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融合
C.反映了技术创新推动阶级关系变动D.保证了近代妇女社会地位逐步提高
2023-11-11更新 | 715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5 晚清到清末民初(4大考点6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