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讲到学习西方时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倡言“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这一主张(     
A.体现农民政权性质B.反映出民族忧患意识
C.顺应中体西用潮流D.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
2024-05-13更新 | 96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54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某官员在一份考察太平天国活动的报告中写道:“原本以为一个年轻的刚刚通过斗争而生存的势力,将会是一心渴望得到欧洲人的帮助和合作……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这反映出(     
A.列强扶持太平天国取代清政府B.太平天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性
C.列强与清政府联合镇压太平军D.太平天国中断与外国的通商贸易
2024-05-05更新 | 106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云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2023届高三2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明清时期商业中心分布图                                图2近代民族工业分布图

图3近代通商口岸分布图                                 图4对外开放城市分布图
从上面四幅图片中,任意选取两幅或多幅图片,提取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写出所选图片,提取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16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世纪50年代,为平定叛乱,清廷再次沿用了曾在平叛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团练制度,由士绅领导的团练逐渐转变成地方政府的正式机构,开始介入征收赋税、维护治安与公共建设等多个领域。1860年以后,清廷不再放手鼓励地方团练,但团练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这表明,团练制度(     
A.推动了新阶级力量崛起B.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
C.冲击了清朝的中央集权D.导致地方自治运动由此启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设立之初,规划该局资本为100万两,先收50万两,分1000股,每股500两,并向社会公开招募。此外,该局还规定:购买股票者必须如实填写姓名和籍贯;股东出让股票时,也必须到招商局注册,并规定“不准让与洋人”。由此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体现了开放性与民族性兼备的特征
B.抑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
C.已突破传统“中体西用”的思想范畴
D.表明清政府已放弃抑商政策
2024-01-30更新 | 20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国防,从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历经数千年,并随着20多个朝代的盛衰更替和社会制度的演变而不断发展。传统国防理论认为,农业自古是经济命脉,也是国防基础,古代兵家几乎一致主张寓兵于农,兵农结合。著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构筑的以长城城墙为主体,与其他工程设施相结合的连续线式工程体系。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一再掠扰,历史上的统治者还积极推行实边固边的政策,包括在边关要地配置边防军、输粟实边、徙民治边等。

——摘编自宋杰《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等人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并进而意识到加强国防要走发展军事工业的道路。进步思想家王韬在遍游欧洲诸国及日本后,对国防产生了新的认识。他十分重视钢炮巨舰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对国防的影响,不厌其烦地介绍国人很少知道的黄色火药、气球、撞针步枪和精确的军用地图等。同时强调,两国交兵不仅是手持武器的军队搏斗,也是两国政治制度的较量。哪个国家的政府得到民众支持便会获胜,否则必败。他在《普法战纪》一书中,第一次从国际战略角度分析了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形势。19世纪70年代海防、塞防危机的同时出现也迫使清政府把军事建设的重心由内地转向边海防。

——摘编自刘庆《中国古代国防政策及其在近代的转变》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国防意识的新变化。
2024-01-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变化、趋势类非选择题(含答题模板)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前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阵容极为庞大,“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航迹遍及亚、非30余国。明英宗后,官方再无远洋活动。明后期的海军以沙船、哨船等小型船只为主。明末,荷兰东印度公司企图以武力迫使明朝政府放弃海禁政策和承诺自由贸易,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1633年,明军约150艘战船在福建金门岛料罗湾口,与荷兰及附属舰队约60艘战舰激战,获得胜利。

——据《中国军事通史》等

材料二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确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海军的方针。到1888年,清廷共买进大小舰船数十艘,另有少量自建舰船。188812月,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此后海军建设趋缓。清政府仍未能跳出以守为战的传统海防思维,重点防守大陆沿岸。甲午战争后,清朝海军在舰船数量、装备质量和军队素质等方面,被日本全面超越。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要“有计划地逐步地建设支强大的海军”,这支海军能“保卫沿海沿江”。1979年,邓小平提出要建立“顶用”“精”“真正现代化”的海军。21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派出多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一批新型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等陆续入列,2019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入列。中国海军已经建成海陆空潜、岸基海基相结合、多兵种合成的海上综合作战体系。

——摘编自彭克慧《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等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海军实力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
2024-01-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变化、趋势类非选择题(含答题模板)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在人间天国里,天堂毕竟只能是一种影子。太平天国曾试图按自己的面貌和要求来改造世界,例如取消商业,但现实使他们重重地碰了壁。”这一主张根源于(     
A.阶级斗争的激烈残酷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农民阶级的时代局限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2024-01-22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组卷网·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考前必刷专题之高频选择题50题专训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军费与财政

材料一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至崇祯四年(1631)辽饷结构表


注:明万历末年,为应对辽东战事而加派赋税,称“辽饷”。

材料二   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
2024-01-20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变化、趋势类非选择题(含答题模板)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10 . 19世纪70 年代,清廷内部出现“塞防”与“海防”的争论。左宗棠认为,“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外患自无隙可乘”;浙江巡抚杨昌濬则指出:“西洋各国以船炮利器称雄海上已三十余年,包藏祸心,莫不有眈眈虎视之势。”上述材料说明(     
A.边疆危机强化清廷忧患意识B.顽固派与洋务派间分歧严重
C.关注世界大势已然成为潮流D.中国西北陆防重于东南海防
2024-01-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内参模拟测试(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