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平天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近代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洪秀全《原道觉世训》等“万姓同出一姓,一姓同出一祖”“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万殊总归一本”“予想夫天下凡间人民虽众,总为皇上帝所化所生,生于皇上帝,长亦皇上帝,一衣一食并赖皇上帝,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死生祸福由其主宰,服食饮器皆其造成。”
康有为《大同书》“公侯继轨,乳臭承袭。投于寒门,不得高爵”“欲人道至于太平,享大同之乐,亦最为巨碍而不得不除之(压制)也”“大同之世,全地皆为自治,全地一切大政皆人民公议”“当大同之时,工厂既尽归公……厂主俨如古邦君。其分管各职之伯,其补助之亚、管数之府、记事之吏如大夫,其群管工之旅如士,其巡察之胥如下士,作役之徒如民,其议工之院如朝廷。”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等“人人不独亲其亲,人人不独子其子,是为大同世界;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要使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用,幼者有所教”“夫苏维埃主义者,即孔子之所谓大同也”“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即为国有;国为民国,国有何异于民有?国家以所生之利,举便民之事,我民即共享其利”“国家为一大业主。”

——摘编自沈善洪、王凤贤著《中国伦理思想史》(下册)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三人提出的“理想社会”有何异同,并简析中国“理想社会”实现的合理途径。
2023-05-08更新 | 45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口号
公元前3世纪末“伐无道,诛暴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世纪末“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10世纪初“天补均平!”“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
19世纪中期“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

口号与时代紧密相连,上表是中国历史上几次农民起义的口号。请从中任意选取两个,提炼其主张的共同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01-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艺术班)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晚清时期,湘军、淮军等地方型武装兴起,其改世兵制为募兵制,形成了只对统帅一人效忠的私人军队,随之的兵权和饷权也掌握在带兵统帅手中。对地方督抚保荐的人员,中央政府几乎有保必准。这说明晚清时期(  )
A.督抚完全拥有自治权B.民主革命得到迅速发展
C.清王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晚清沈梓《避寇日记》载:鬼子所能霸占者惟官兵耳,若长毛(对太平军的称呼)则无益也。自上海至此共过五关,惟得胜关系官兵所守,并不看船不报税。自此以来,过长毛关皆看船报税,虽鬼子且耐之何哉?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A.控制了长江航道B.鼓励发展工商业C.具有反封建性质D.主张中西方平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51年前,茶叶在上海出口量增长较快,但其总量仅有广州的1/2强。1852年上海茶叶出口量却达到广州的两倍,两地对英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也有类似转折,广州的外贸总额经历了断崖式的下跌,跌幅超过50%。从社会大环境上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五口通商导致贸易中心的转移B.广州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C.农民战争破坏了广州贸易环境D.民族资本主义在江浙出现较早
2021-08-2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1851年12月,洪秀全在永安分封诸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并诏令诸王皆受东王节制。洪秀全在永安封王
A.体现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表明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廷对峙的政权
C.建立了平等团结的领导集体D.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2021-07-19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太平天国军队每到一处均进行焚田契、毁粮册等活动,贫困的农民们也自发地起来夺地抗租,许多大地主的地产被农民瓜分。受其影响,江南地主豪绅纷纷逃亡或低价出售土地。据此可推知,太平天国运动
A.彻底解决了土地问题B.使自耕农的数量增加
C.促进社会经济的工业化D.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2021-06-13更新 | 13513次组卷 | 10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曾国藩认为∶"当前危局的要害是民心涣散……外间守令,或玩视民虞,致圣主之德意不能达于民,而民间之疾苦不能诉于上。"而洪秀全认定满清朝廷是造成民族压迫、经济掠夺、水旱灾害、民众贫穷等现象的罪恶之源,也是酿成当前危局的罪魁祸首。导致两人关于"当前危局"的不同认识主要因素是
A.湖南与广西地域文化冲突B.阶级立场和利益差异
C.西学东渐的影响作用不一D.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
2021-05-2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淮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60年上海租界人口激增至30万,1862年又增至50万,一度达到70余万,为近代上海的崛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金、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租界面积的急剧增加B.中外经贸规模不断扩大
C.中国国内的政局变动D.江浙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