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4年7月,一些西方舆论认为清政府多年经营北洋海军,从国外购得的军舰“在等级和排水量方面是可入最令人生畏的舰艇之列”,“镇远号”铁甲舰排水量7400吨,日本无舰可与其匹敌;况且中国还有精心建设的“直隶湾的直布罗陀”——旅顺。这反映了(       
A.西方舆论改变战争结果B.洋务运动收到一定成效
C.西方列强反对日本侵华D.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 . 如表是1930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含在华总行及其分行。单位:家),甲乙丙丁四国可能依次是(     

1894年前16202
1895—1913年515533
1914—1930年111340103
A.英国、美国、法国、日本B.美国、法国、日本、英国
C.法国、日本、美国、英国D.英国、法国、美国、日本
2024-05-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1874年日本侵台,清廷由此发生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等人力主海防,放弃塞防;湖南巡抚王文韶主张塞防。左宗棠则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指出,不收复新疆,陕甘清军便会被长期牵制,不仅不能裁减兵饷、助益海防,尤其招致英、俄渗透。晚清的“海防与塞防之争”(  )
A.说明了清廷政治统治的腐败无能B.体现出清廷无能力维护国家主权
C.反映出清廷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D.致使新疆地区开始引起清廷重视
2024-04-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9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折称:“从古各国角力之时,大率皆用远交近攻之道……今日中国之力,断不能兼与东西洋各国相抗”,俄国“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实受其益”,因此,“如俄用兵假道,供其资粮车马”。这反映出此时的清朝官僚(     
A.试图推行“联俄制日”外交B.决定放弃旧的传统宗藩关系
C.对列强侵华本质有清醒认识D.对西方的态度转为主动西化
2024-04-01更新 | 333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94年《申报》报道:日本“矿产有限,库藏空虚,一有战事,则纸币不能流通,商贾为之远引,厘市萧条,盖藏告,其困乏可立而等也。”而“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该报道(     
A.理性分析了战前形势B.表明中国实现了自强
C.意在营造变法的氛围D.对日本缺乏全面认知
2024-02-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A.军队贪污腐败盛行B.洋务派任人唯亲
C.军队指挥体系落后D.舰队数量的过多
2024-01-30更新 | 63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三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检测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94 年7月 24 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说:“日本取得最初胜利并非没有理由,但是如果中国动真的,日本最终会为其最初胜利付出高昂代价。”这可从侧面证明(     
A.英国舆论客观评价战争形势B.中国能获得更多的国际援助
C.英国反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D.中国综合国力具有相对优势
2024-01-21更新 | 42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咸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装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由此可见,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装着泥沙的炮弹B.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C.明治维新促使日本实力大增D.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9 . 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时间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D.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2023-12-23更新 | 186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考(期中)历史试题
10 . 甲午战后,为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与英德两国签订借款合同,规定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代征四省七处的厘金抵偿部分债款。这遭到所涉地方督抚不同程度的反对。据此可推知(     
A.清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B.列强完全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C.清政府公信力已经完全丧失D.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3-12-2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分科诊断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