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面对西有沙俄侵占新疆,东有日本出兵台湾的危机。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克复新疆,所以保蒙古:守卫蒙古,所以保京师。”由此判断他
A.在战略上重视主动进攻
B.受传统国防思想影响
C.着手构建西北防御体系
D.对西方社会认识深刻
2 . 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来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英国议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实现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这表明英国
A.主张与中国平等外交
B.力图维护其在华利益
C.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
D.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2019-06-14更新 | 760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内地会”系中华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创始人为英国传教士戴德生。19世纪末开始,“内地会”成为中国境内基督教的最大势力。下图是“内地会”中各国传教士比例变化图,从中可推知

A.传教士成为列强侵华的先锋
B.英美两国争夺中国矛盾尖锐
C.国力消长影响列强在华势力
D.基督教在华传播呈下降趋势
4 . 下图《国王的蛋糕》刊发于法国《小巴黎人》杂志,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俄国沙皇尼古校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此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是
   
A.德法俄“干涉还辽”
B.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C.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D.列强在京划定使馆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A.1851年B.1895年
C.1898年D.1906年
6 . 1895年,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表示,目前充满活力的国家将逐渐侵入中国,我们不能容忍英国在这个世界地域关系重新组合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此可推断
A.日本成为侵华主体
B.列强争相瓜分中国
C.英国遭到其他列强排挤
D.英国在殖民侵略中没落
7 . 某次战争后,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后
A.中国国际地位大大下降
B.列强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中国遭到列强彻底瓜分
D.清廷完全成为洋人朝廷
8 . 甲午战后,国际资本潮水般涌进中国,列强希望“整片开发”,减少成本,提升利润,与中国政府协商集中投资。为此列强
A.开始在中国投资设厂B.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强迫中国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2018-06-03更新 | 529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没想到却遭到了俄、法、德三国的激烈反对,甚至不惜对日作战,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这是下列哪组矛盾的结果
A.外国侵略者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的矛盾
D.日本与美俄之间的矛盾
2018-05-0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97年9月9日,德园通知俄国,根据彼得戈夫会谈的精神,德国舰只将考虑今冬在胶州湾过冬。为此,在德国刚刚占领胶州湾时,俄国外交大臣就上奏沙皇:“由于山东的已成,看来我们应不失时机,即由我国舰队占领大连湾。”这反映出
A.俄国和德国争夺中国山东激烈
B.俄德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
C.清政府重视利用列强间的矛盾
D.列强侵占中国权益时相互勾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