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
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B.使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 . 晚清人视“博物院”为“新物云集”之地,主要是展示器械枪炮、科学发明、水火电气等对强国御辱“有用”的东西。甲午战后, 博物馆被赋予开启民智的历史使命,认为文物收藏的目的是“留存往迹,启发未来”。民国建立后,馆藏品多来自清廷内府,以历史古物为主,参观人数众多。据此可知,“博物院”
A.其发展与中国历史进程变迁相关B.体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
C.主要为了展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D.是中国人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表现
3 . 1899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政策意见书中写道:“观清国之情势,欧洲列强于清国版图内到处扩张其利益线,终将改变清国地图……不得不断定清国将如彼之犹太人种,国灭而种存。我国亦当预料未来情势,以作尽量扩充利益线之措置。”基于上述判断,日本
A.积极参与列强瓜分中国行动B.开始推行独占中国的政策
C.利用朝鲜问题挑起侵华战争D.加快推行近代化改革运动
4 .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但数量有限;甲午战争后,开设的银行越来越多,一大批中外“合办”银行出现,纷纷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这些银行的设立
A.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B.说明西方侵略中国方式有所改变
C.解决了民族工业的资金问题D.加剧中国通货膨胀影响中国发展
2020-11-25更新 | 1234次组卷 | 27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美国人约翰·S皮尤于1899年创作的漫画《坚决反对》,漫画中围绕中国地图的是欧洲五国:德、意、英、俄、法。远处的奥匈帝国皇帝正在磨刀霍霍。山姆大叔右手拿着“与中国商业条约”,左手握着佩剑站立在中国地图上,眼睛里露出不容怀疑的目光。该漫画的主旨是(     
A.警示中国政府提防列强瓜分中国B.警告列强美国意欲维护中国领土主权
C.表明美国已发展为世界第一强国D.表达美国欲协调列强维护其在华利益
6 . 如图是19世纪中后期清廷满汉总督人数对比情况图,此如图反映了
A.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B.洋务派实力增强影响扩大
C.清政府治国理念发生变化D.清政府遭遇严重统治危机
7 . 如图反映的是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下列不属于这一现象的是
A.抢夺利权B.强租海港C.划分“势力范围”D.在中国传教
2020-08-2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历史卷 04(中国史范围)
8 . 1897年11月1日,山东曹州的村民杀死两名德国传教士。以此为契机,德军远东舰队强行整陆胶州湾。而在此前两个月德国就已通知俄国,德国舰只将考虑今冬在胶州湾过冬。在不久德国占领胶州博时,俄国外交大臣即刻上奏沙皇:“由于山东的已成,看来我们应不失时机,即由我国舰队占领大连湾。”德、俄如此对华的根本原因是
A.俄国和德国争夺中国山东矛盾很激烈B.俄德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
C.两次工业革命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D.列强在侵占中国权益时相互勾结
9 . 如图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的漫画,反映了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情形。该漫画反映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0 . 三国“干涉还辽”,让李鸿章构思出了一个“以夷制夷”的计划。1896年6月3日,李鸿章在莫斯科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中俄密约》)。后来他对来访的黄遵宪不无得意地说:“20年无事,总可得也!”这反映了
A.清政府达到了“联合沙俄、制衡日本”的目的
B.对外思想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向“以夷制夷”转变
C.清政府对近代外交和对西方侵略的认识水平
D.李鸿章利用帝国主义矛盾维护国家利益的外交智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