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2021·全国·一模
1 . 有学者指出,要收回中国利权只有借外债,这样“必益加财政之穷乏,国民之负担。倘或不幸,而酿成内乱,再使列强乘隙乎?中国前途更何堪设想?”该观点反映了
A.国人救亡图存意识萌发B.实业救国是社会强音
C.利权收回需要周全考虑D.清政府的软弱与无能
2021-04-20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2 . 19世纪中期,为谋求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美国提出新殖民主义的“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主张“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实行排他性殖民政策的背景,美国在“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基础上,提出了妄图以“自由贸易”“公平贸易”原则打破列强垄断在华利益,实现美国间接殖民中国的(     
A.“门户开放”政策B.“门罗主义”口号
C.“泛美同盟”主张D.“印太战略”构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97年,本着“与洋争利”“夺取英法等银行的商股”的目的,在盛宣怀的推动下,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效仿西方各国印发、筹缴债券,并在上海承办股票市场,成为华资银行的开拓者。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社会新旧观念碰撞激烈B.洋务运动路线发生改变
C.列强经济侵华方式转型D.中外反动势力同流合污
2023-12-28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反映了在1842~1919年间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大致情况(单位:个)。此表从本质上反映了
国别英国日本沙俄法国德国美国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奥地利荷兰西班牙其他
条约数1631531047347412613775468
A.近代中国外交局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B.近代中国社会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美国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威胁性最大
D.中国陷入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局面
5 . 1899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政策意见书中写道:“观清国之情势,欧洲列强于清国版图内到处扩张其利益线,终将改变清国地图……不得不断定清国将如彼之犹太人种,国灭而种存。我国亦当预料未来情势,以作尽量扩充利益线之措置。”基于上述判断,日本
A.积极参与列强瓜分中国行动B.开始推行独占中国的政策
C.利用朝鲜问题挑起侵华战争D.加快推行近代化改革运动
6 . 下图是1907年7月10日《时报》刊载的一幅名为《协约》(1907年,俄、英、法三国缔结协约,后来日本也加入)的漫画。该漫画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的沉沦B.英日对华政策存在分歧
C.国人视野的拓展D.中国外交逐步融入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华投资总额增加的情况下,投资结构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运输业由1894年的10%(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下同)上升到1914年的38%,其他行业如贸易、制造业、金融业等都有明显下降。据此可知(     
A.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B.西方列强忙于一战减轻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运输业能给列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权益
D.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已完全让位于资本输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94年,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一书,该书封面写着:“首为商战鼓与呼”。他把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手段归结为“兵战”(军事侵略)和“商战”(经济侵略),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隐蔽、更有威胁性。郑观应这一思想反映了(     
A.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实业救国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C.西学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拓展D.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895年4月23日,俄主动联合德、法向日本政府发出通知:“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其出发点(     
A.力图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B.加强俄德法的联合
C.示好清政府以获取更多特权D.获取更多的在华权益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