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19世纪末,强租旅顺和大连,将中国东北地区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国家是(     
A.英国B.俄国C.日本D.德国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光绪十三年(1887年),俄使库满请求中俄电线相接,清廷官员在翻阅《万国电报通例》的基础上认为:“(根据)《万国电报通例》第八款各国皆有权衡可以停止电线或久或暂或一律停止或只某处之线或停某样信息皆按事实所宜等语,似接线不能不允,亦不必不允也。”这表明,当时(       
A.士大夫已拥有国际法观念B.清廷认识到客邮损害国家利益
C.清政府外交政策不断调整D.中俄对电报铺设权的争夺激烈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九县一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猛回头》中写道:“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一时局出现在(     
A.鸦片战争前夕B.中法战争前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2024-06-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桐·浦·富·兴”教研联盟高一下学期6月学考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02年,日本侵占中国东沙岛,两广总督张人骏等以王之春的《国图柔远记》、陈寿彭泽的《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以及中国和英国出版的一些地图为据,证明了“中国至此围渔,已有年所”,迫使日本归还东沙岛。1910年,清政府设立管理东沙岛委员会,两年后在西沙岛树碑宣示主权。这说明(     
A.中国内河航运权受到了破坏B.列强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C.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边防危机D.清政府海权意识的增强
2024-05-3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冲刺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夺取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修筑权,通过修筑和经营铁路,攫取沿路地区的开矿权等许多经济、政治特权。《国闻报》指出:“通中国之铁路,均属西人之铁路,路成而中国亦遂不国矣。”列强的这些举措(       
A.使清政府完全丧失铁路主权B.旨在扩大对华商品输出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激化了侵华列强的矛盾
2024-05-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运动对列强宣战;而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各参战国协定:“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省者,决依条约保护”。作为惩办拳匪最得力之人的山东巡抚袁世凯也与刘、张态度一致。这反映出当时(     
A.权力结构已发生变动B.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点
C.民主革命时机已成熟D.政府以保境安民为要旨
2024-05-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一)历史试题
7 . 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开放重庆、沙市等为通商口岸。1898年,清政府决定自开直隶秦皇岛、湖南岳州为通商口岸,权自我操,取消界内土地永租权,取消外国人对界内的行政管理权,外国人只有纳税义务而无权征税。这一变化体现了清政府(     
A.被迫接受了近代外交体制B.放弃了“海禁政策”
C.民族国家主权意识的增强D.中央集权体制弱化
2024-05-1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3+3+3”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三)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有学者说,晚清时期中国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败局中开始觉醒的,而1895年的危机造成的伤害和触动是最大的。下列对“伤害”或“触动”理解正确的是(     
A.伤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伤害: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触动:清政府开始推行“洋务运动”
D.触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
2024-05-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9 . 甲午战后,中国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背弃得“一官半职”以“光宗耀祖”的心理,提出“实业救国”和“商战”口号,从事工商业;还有大量新式知识分子投身于新闻、出版、金融、公司企业、商行等新式行业。这一转变表明(     
A.科举制没落引发士人职业转型B.经济近代化导致社会流动加速
C.民族危难激发知识界使命担当D.社会转型加快促进就业多元化
2024-05-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马关条约》签字的消息传回国内,朝野舆论哗然,官民悲愤交集。半数以上的封疆大吏以及各级京官和部分宗室贵胄,反对批准条约。在京各省举人纷纷上书要求拒和。台湾民众迅速在全台湾范围内掀起一场反割台斗争。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     
A.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B.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C.对国际法的普遍认可D.变法呼声日益高涨
2024-05-1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