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1896年,驻华时间长达33年的德国公使巴兰德被长期负责非洲事务的专家申克和海靖接替;英国驻开罗总领事窦纳乐则首次赴远东工作,任驻华公使;1898年,美国以军队出身的康格接替驻华13年的登比。由此推知,这一系列的外交调整(     
A.激化了清政府同列强的矛盾B.便利了中国汲取外交经验
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预示了清廷沦为洋人朝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899年和1900年,美国曾两次发布“门户开放”宣言,提倡要维护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实体。但也正是在庚子事变时,美国努力想要重新获得天津美租界,建立鼓浪屿公共租界,并在中国占领一个海军基地。这反映出(    
A.列强瓜分中国的狂热性B.形成了列强宰割中国的同盟
C.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D.美国对外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2023-11-02更新 | 30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4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3 . 甲午中日战争后,德、俄、法、英、日等国以强占租借地为依托,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1898年秋,美国先后向各国提出所谓“门户开放”政策,以列强“均沾”中国权利为前提,要求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这表明(     
A.列强扩大对华的商品输出B.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美国积极促进中国近代化D.各帝国主义国家利益一致
2023-08-29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15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97年2月,中英签订《续议缅甸条约附款》,规定中国未经与英国议定,“不能将现在仍归中国在湄江左岸之江洪土地……让与他国”,云南地区修铁路,要与英属缅甸的铁路相连。3月,法国驻华公使给总理衙门的照会中,要求中国不将海南岛割让他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经济被西方资本垄断B.列强在中国强租租借地
C.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D.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94年,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一书,该书封面写着:“首为商战鼓与呼”。他把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手段归结为“兵战”(军事侵略)和“商战”(经济侵略),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隐蔽、更有威胁性。郑观应这一思想反映了(     
A.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实业救国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C.西学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拓展D.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
6 . 下面是近代上海的对外贸易统计表。这从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       

时间

对外贸易值(万海关两)

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

1860~1870年间

7400

超过60

1900年前后

1.55亿

约55

1911年

3.78亿

约45

A.上海逐步丧失了对外贸易优势B.列强扩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上海的海关管理权已逐步丧失D.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了贸易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晚清时期,东北北部的东清铁路采用俄式1.524米轨距,运费按卢布结算;东北南部的南满铁路采用日式1.435米轨距,运费按日元结算;西南的滇越铁路,采用法式1米窄轨距,运费按法郎结算。这一状况(     
A.阻断了国内南北之间商品流通B.导致了地方军阀割据局面出现
C.是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的产物D.折射出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96年,俄国诱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允许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一条铁路。根据相关合同,俄国享有铁路的经营权以及铁路沿线的行政权和警察权,1903年,铁路建成。自中东铁路修建以后,哈尔滨因其优越的位置而迅速从一个渔村一跃成为商业和文化的大都市,有东方小巴黎之称。如图为哈尔滨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由旅居哈尔滨的俄国人修建。综上可知中东铁路的修建(     
   
①是列强瓜分中国的产物             ②直接引发了中国人民的保路运动
③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④客观上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对外传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23高二下·安徽滁州·期中
名校
9 . 1865至1911年晚清对外贸易总值增加约6.73倍,除1872至1876这五年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外,其余42年都处于入超状况。1901年后,中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这反映了(     
A.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出口B.中国外贸环境逐步改善
C.西方经济依赖于中国市场D.外来侵略冲击中国贸易
2023-05-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如图内容摘自清末军机大臣翁同龢的日记。据此可推知二十二日德兵船入胶澳勒我守兵三点钟撤出,四十八点钟退尽云云。即草电旨二道,一饬李秉衡勿先开炮,一令许景澄向德外部理论,邸意以为然,幸巨野已获凶盗四名,尚可辩论耳(     
A.义和团运动即将遭到联合镇压B.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C.清廷消极应对八国联军的侵略D.清廷外交方式日益与国际接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