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赫德说:“义和团之运动……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
A.义和团运动的巨大影响力
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
D.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
2019-05-02更新 | 182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人’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抚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辛亥革命中
D.义和团运动中
2019-01-30更新 | 603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义和团
A.极端排外情结
B.盲目排斥洋货
C.滥杀无辜百姓
D.维护传统社会
2019-01-09更新 | 16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师范大学附中高二12月考历史试卷
4 . “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在长期以来成功地占据了意识形态上的正统地位,从而使中国社会保持极大的稳定。当近代大量西方人来到中国沿海寻求贸易机会时,这个古老的中华帝国对外部世界表现出惊人的惰性,它闭关自守,排斥一切外来势力。为此,费正清强调,西方的挑战对中国是一种刺激,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进步的机遇。”下列事件不能说明中国尝试抓住“机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全面赞扬与肯定
D.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2019-01-01更新 | 344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0年辽宁大连长海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B.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C.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2018-11-12更新 | 1237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拓展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义和团运动
A.与太平天国斗争目标一致
B.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主义
C.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盲目排外违背近代历史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渗透,传统的社会体系发生了动摇,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遭受到了列强的镇压
B.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改变
C.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是列强侵略加剧的产物
2017-11-26更新 | 247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法国传教士樊国梁、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等人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但19世纪晚期,他们都竭力向其国家鼓吹瓜分中国,要求政府动手建立自己的侵略基地。这反映了
A.反洋教斗争的兴起具有必然性
B.传教士在中国的作用功过相当
C.义和团盲目排外带来消极后果
D.中外战争缘于宗教文化的冲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我们在近代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比较突出的‘教案’研究中,往往明显地笔带感情,将一切教民的罪恶均归结于传教士,而对群众反洋教斗争的愚昧、落后、排外的非理性行为加以保护,并笼统地称为爱国主义。”这表明
A.反洋教是农民阶级反侵略的最主要形式
B.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不能称为爱国主义
C.这一历史研究有理性的自省精神和勇气
D.农民阶级反侵略具有彻底性和不妥协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