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017-12-02更新 | 29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10月考历史试卷
2 . 据记载,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洋语及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陈旭麓先生将其概括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2017-11-02更新 | 341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1850年1887年1914年1936年1949年
人口数(千人)414699377636455243510789541670
人均收入(元)43.835.941.2250.5134.98

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
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D.1936-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
4 . 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
A.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B.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
C.参与者具有广泛性和全民族性D.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
2017-04-01更新 | 808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下)高二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蒋梦麟在《西潮》中说:“中国一度非常讨厌西方文化,她惧怕它,诅咒它,甚至踢翻饭桌,懊丧万分地离席而去。结果发现饭桌仍从四面八方向她塞过来。”材料所反映的这种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突出表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百度对“近代化”词条的解释为: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下列主张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是(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坎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①②B.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⑤
2016-11-27更新 | 103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佛山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8 . 清政府对义和团使用“剿”和“抚”两种办法,其根本相同点是
A.维护清朝统治B.欺骗人民群众
C.讨好外国势力D.笼络地方大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材料二: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材料三: 图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时局全图》。

材料四: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请回答:
(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的理由是什么?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 说明什么问题?
(3)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4) 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1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培正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