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899,山东巡抚毓贤上奏朝廷:“近年来东省办理洋务交涉,多以迁就了事;每接彼族指拿之信,大半逢迎教士,曲从其意。彼族得步进步……动辄挟制,反谓虐待教民。奴才遇事斟酌,小事迁就,以顾大局。”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外国教士企图利用传教事业在中国进行精神文化的渗透
B.该材料有助于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起因
C.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毓贤等清朝地方官员一味唯洋人之命是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实行了“以华治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B.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C.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D.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按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划分,下列与其他选项不同类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4 .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
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
C.山东所受宗教侵略严重
D.山东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空前严重
2018-07-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县梁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里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2018-07-09更新 | 302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西钦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下面老照片记录的是1900年法国远征军经过卢沟桥的情景。它反映的历史事件中
A.英法联军大肆焚毁圆明园
B.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被割让
C.清朝利用义和团对抗联军
D.中国逐步开始全民族抗战
2018-05-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8·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书写没有必要去夸大这种“屈辱感”,因为它激发的往往是不理性的、报复性的“爱国主义”,而不是真正有意义的“强国主义”。下列选项中符合“不理性的、报复性的‘爱国主义’”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2018-04-23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       与清朝官员的联系并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说的“暴乱”是指(   
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此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①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②具有盲目的排外性和落后的“小农狭隘意识”
③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④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0 . “若纸烟,若小眼镜……用者辄置极刑。罗稷臣星使之弟熙禄,自河南赴津,有洋书两箱……途次被匪(指义和团)系于树下,过者辄斫……一仆自言相从多年,主人并非二毛(指说洋话、用洋货的人),亦为所杀。”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义和团
B.中外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C.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的运动
D.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