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在义和团运动中,有大量诸如“天主耶稣教,欺灭神圣,忘却人伦,恼怒天地”“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男无伦,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产”这样内容的揭帖。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义和团盲目排外B.反洋教斗争高涨
C.中西文化的冲突D.其迷信色彩浓厚
2021-07-0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坛口,各坛口都供奉牌位,全是他们信仰的“神灵”和敬仰的人物,如玉皇大帝、张飞、刘备等,各坛口人数不一,少则数十人,多则几百人。各坛口始终处于分散作战的状态,其活动范围、人数、名称都不固定。上述情况表明义和团
A.具有迷信落后的一面B.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C.把矛盾指向帝国主义D.形成了统一的领导机构
2021-06-2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八国联军登陆前夕,东南各省督抚收到了朝廷密旨,密旨上说:“沿江沿海各省,彼族觊觎已久,尤关紧要。若再迟疑观望,坐误事机,大局何堪设想?各督抚互相劝勉,联络一气,共挽危局”。这一密旨
A.反映了清廷动员东南各省参战的决心B.某种程度上为后来的“东南联合互保”授权
C.说明清廷对当前局势有清醒认识D.实质上号召东南清军与义和团联合作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孙中山指出,由于“排外之心而狂妄之举”,“愚蒙之质”而蛮干蠢干的同时,也有“视死如归”的精神,“然义和团,尚仅直隶一隅之民也,若举国一心,则又岂义和团之可比哉!”其意在强调
A.义和团斗争目标不明确B.义和团的爱国与牺牲精神给予后人启发
C.农民阶级无法挽救中国D.清政府面对列强侵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5 .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与现代潮流相悖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021-05-2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四校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近代中国,任何一次中外冲突都会导致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义和团运动也不例外。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之后,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等条约;与此同时,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态度,如在传教特权、领事裁判权等方面做出让步。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加快列强侵华B.义和团运动制约主权丧失
C.义和团运动具有双重影响D.义和团运动启迪民族意识
7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实际上经历了“西化”、“反西化”、“近代化”三个交叉的探索过程。下列各项中,符合“反西化”和“近代化”内容的是
A.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B.虎门硝烟   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D.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8 .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是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B.义和团运动避免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瓜分
C.“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农民的朴素爱国情怀
D.农民阶级的爱国行为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扬
2021-05-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屠外使,火教堂,毁公署,拆铁道,动天下之兵,寒列强之胆;……首都破,国主西狩,然亦雅不欲罢。”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义和团运动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清末仲芳氏在日记《庚子记事》中记载:其多似乡愚务农之人,既无为首之人调遣,又无锋利器械;且是自备资斧,所食不过小米饭玉米面而已。既不图名,又不为利,奋不顾身,置性命于战场,不约而同,万众一心;况只仇杀洋人与奉教之人,并不伤害良民;以此而论,似是仗义。该记载反映了近代哪一斗争运动?
A.三元里抗英B.义和团运动C.反割台斗争D.太平天国运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