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近代上海,万国商团担负着武力防御租界的任务。1900年,万国商团总共花费3万两白银,这是其自成立以来最高的支出数字,其中有1.4万两用于各种制服和装备。其增加开支的背景是(     
A.义和团运动不断向南方扩展B.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C.南方督抚大力扶植反帝力量D.清政府与列强彻底决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这里的“鬼子”是指
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日本军队
2022-02-17更新 | 1939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周口恒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一些西方学者将近代中国某场运动定义为“宗教战争”或“文明冲突”,他们消解这场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明显是出于遮蔽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维护西方的“历史形象”、“文明形象”或某种当下的意图。这场运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B.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
C.旨在维护中国传统文明D.粉碎了列强灭亡中国的阴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8年,清朝官员上奏,“自德人据有胶澳(胶州湾),意直以山东为其所有。入其教者……鱼肉乡邻,无所不至。地方官……一味庇教而抑民。以致良懦者赴诉无门,狡黠者蓄谋潜煽……小民以自卫无术,往往人拳会以求保护”。该官员意在(     
A.说明中外冲突根源于文化差异B.支持清廷招抚义和团的政策
C.剖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D.强调清朝统治危机的严重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时人指出:“天下强邻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激愤久矣。”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后,“所至之处,人多赢粮景从,父兄莫可拴束,妻子不能阻挽”。这说明(     
A.朝廷对反侵略的默许B.扶清灭洋的积极影响
C.列强侵华手段的变化D.国人民族意识的迸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00年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上奏:“盖长江商务英国为重,各国觊觎已久,惧英国而不敢先发,英亦虑各国干预而不敢强占,以启各国戒心。在我正可就其所忌而羁縻牵制之。”此举客观上有利于(     
A.遏制列强在北方的侵略B.激化列强之间的矛盾
C.维护清政府的中央权威D.保障东南经济的发展
2023-02-19更新 | 63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王淦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0年春夏间,义和团运动席卷中国北方数省。为阻止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蔓延至自己的辖区,东南地区的官僚买办等势力在列强的诱致下,以“保全疆土”为幌子,达成所谓“互保”意向,这就是近代历史上的“东南互保”。这说明,“东南互保”(     
A.遏制了列强在华扩张的势头B.瓦解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
C.导致地方实力派与朝廷对抗D.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义和团运动时期,团民广泛使用揭帖漫画(下图的《射猪斩羊图》)进行反洋教宣传,“不仅在湖南各州县、长江中下游各省,甚至在遥远的甘肃、新疆,都争相传阅,风行一时”。这反映了
A.外来宗教遭到普遍打击B.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清政府支持义和团斗争D.中外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2022-05-07更新 | 59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义和团运动期间“拳民”拟定了一份“和约”,部分内容如下:日本将台湾、德国将胶州、俄国将大连湾、英国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和运往外国者加倍收税。据此可知,这份“和约”反映了(     
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转向强硬B.《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社会现实
C.根植于阶级和时代的爱国情感D.中国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思想认识
2023-10-11更新 | 46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当列强用铁路、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时,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这场运动(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企图B.具有反帝反封建色彩
C.引起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D.缘于列强的经济侵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