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当列强用铁路、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时,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这场运动(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企图B.具有反帝反封建色彩
C.引起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D.缘于列强的经济侵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阴影部分为近代一场运动的主要活动区域。这场运动(     
A.缘于《辛丑条约》激化了民族矛盾
B.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
C.寄希望于未完全掌握实权的光绪帝
D.使清政府政治和权力结构开始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期间,慈禧采取了两面手法。一面煽动盲目排外的狂热情绪,与义和团配合进攻东交民巷;一面又通过清廷驻外公使向列强表白:“照前保护使馆,惟力是视。此种乱民,设法相机自行惩办”,指令荣禄“明攻暗保”,还派官员到使馆慰问。这说明(  )
A.义和团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B.义和团成了清廷利用的工具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农民运动D.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再致割地赔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晚清时期,山东教案(又称反洋教斗争)频发,面对洋人、教士的侵略与违法行为,山东形成了包括封建官员、地主士绅、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城市平民、吏役兵丁、无产者等的反洋教大联合。由此可见(       
A.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清廷中央集权式微
C.传统文化排斥洋教文化D.中外民族矛盾深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英国普特南·威尔曾亲身经历了中国近代某民间运动,并著有《庚子使馆被围记》,其中写道:他看到该运动旗帜上书“‘扶清灭洋’四字,仿佛吾欧人之血所染也”。这一民间运动(     
A.促进了西方思想的传播B.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D.达到了农民战争最高峰
6 . 1898年,直隶各地义和团运动兴起。直隶省府向有关州县调派军队进行震慑,劝谕义和团解散。各地方官对义和团的弹压审慎而有限,有少数地方官暗中对义和团采取庇护态度。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社会性质的变化B.中央权力的下移C.民族危机的加深D.八国联军的侵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1年,留日学生发表的《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认为,义和团运动代表了“中国民气”,其反抗列强侵略的英勇行为“振刷”了中国的国民精神。据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振奋了中国人民反帝精神B.促使大批的学生留学日本
C.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D.导致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2023-11-21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清朝大臣刚毅却说:“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他们对义和团的不同描述主要是由于
A.所见所闻不同B.社会阅历不同C.时代观念不同D.立场视角不同
2021-09-08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