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1861~1898年中国教案的情况。   
时间数量项目1861189418951898



房产、地产纠纷193
文化、习俗冲突133
口角细故70
干涉词讼20
团会对教民的打击011
其他52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要求:表述明确,逻辑清晰)
2023-07-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当年,乾隆皇帝尚可将要求通商的马嘎尔尼使团送出国,但半个世纪后拥有蒸汽机的西方厂商们则成为天朝无法拒之门外的不速之客。

——摘编自《透过一战看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打开中国大门的是哪次战争?指出这次战争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9世纪先进的中国人在“救国方案”上进行了哪些重大实践活动。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是指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义和团运动期间,《清议报》发表了一系列的专文∶"……有志者乘其(义和团运动)机而导之以国民之义务……那么可望20世纪之中国将'张自由之旗鼓''夺回自由之民权''扫专制之颓风''开共和之善政'。"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改良了中国政治体制B.有利于民主思想发展
C.提倡民主与自由思想D.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
2021-03-31更新 | 610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促使外国列强得出此认识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维新运动D.义和团运动
2020-05-13更新 | 15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五显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晚期,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D.康梁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6 .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上交国库C.发展资本主义D.兴办学校教育
2019-12-11更新 | 282次组卷 | 7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考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半个世纪的外国人的侮辱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傲慢的外国公使、领事和咄咄逼人的传教士及商人,经常使他们想起中国的不幸。日益增长的不平之感,再加上一些更大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宗教的因素,酿成了一场广泛的排外运动。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8 .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
9 .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南京大屠杀的现场报道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2016-11-18更新 | 3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10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016-11-18更新 | 113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