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A.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B.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陈先生讲到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哪一项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晚清刑部侍郎左绍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沈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也。”该观点
A.批判了洋务运动
B.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
C.宣泄了对革命党人起义的不满
D.体现了抵御外侮愿望与“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
5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016-11-18更新 | 1136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友好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初,中国出现“文明排外”思想。出现这一思想的最直接原因是(     
A.对义和团运动非理性行为及后果的反思
B.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后取得独立的经验
C.近代民族主义及自由平等等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播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加强了中外之间的文明联系
7 .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两者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A.斗争的侧重点上B.失败的根本原因上
C.失败的客观原因上D.运动的阶级基础上
8 . 下列对义和团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朴素的爱国激情B.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C.得到部分政府官员的支持D.没能进入京津地区
2016-11-18更新 | 8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北省蔚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007·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顽固派B.洋务派C.太平军D.义和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李大钊说: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
A.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B.具有旧式小生产者的保守性C.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D.坚持“扶清灭洋”的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