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制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材料二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材料三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2 .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
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
C.山东所受宗教侵略严重
D.山东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空前严重
2018-07-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县梁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里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2018-07-09更新 | 302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西钦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大革命
5 . 1902年2月初《泰晤士报》报道了此前两天慈禧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景:“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这表明清政府
A.允许各国公使进驻北京
B.同意各国派兵保护使馆
C.已经丧失对外抵抗意识
D.开始成为“洋人的朝廷”
2018-07-0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就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发生的背景来看,二者最大的不同
A.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关系不同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C.民族危机的程度不同
D.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
2018-02-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义和团的卡秋莎》(“卡秋莎”是火箭炮的代称)。

该图片反映了义和团
A.对西方近代技术有了理性认识B.用新式军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C.对外来文化持全面排斥的态度D.阻碍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此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①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②具有盲目的排外性和落后的“小农狭隘意识”
③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④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失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革命任务不明确
B.指导思想不科学
C.革命目标不清晰
D.具有空想性
2017-12-01更新 | 352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