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一运动
A.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C.促使清政府土崩瓦解
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又重新实行“以华治华”的策略,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B.义和团运动对列强的打击
C.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D.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孙中山说:“其(义和团)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
A.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B.改变了中国的半殖半封社会性质
C.取得了抗击八国联军的胜利
D.帮助中国赢得了国家的完全对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有一段这样的叙述:“义和团对外国人占领中国领土感到不安,他们的口号是‘杀死外国人’,他们特别不喜欢西方传教士以及皈依了基督信仰的人,他们认为这些人威胁到了中国传统。对于这些杀害的回应是迅速而猛烈的,一支由英国、德国、俄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组成的两万人的联合部队在1900年10月攻占北京,这支部队恢复了秩序”。此段叙述旨在
A.揭示战争起因的真相
B.突出各国参战的正义性
C.反映义和团运动全貌
D.宣扬宗教传播的重要性
5 .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2019-06-19更新 | 333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1-2012学年度云南省昆明一中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拳事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民众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
B.学习西方成为社会的共识
C.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工具
D.西装成为社会主流的服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都不相同。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不说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结合材料围绕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提炼作者的观点,并结合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
A.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B.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C.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D.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2019-05-07更新 | 449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赫德说:“义和团之运动……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
A.义和团运动的巨大影响力
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
D.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
2019-05-02更新 | 182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西充县育英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梁启超在1923年发表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说:“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变蛾蜕壳,自然是一件极艰难、极苦痛的事,哪里能够轻轻松松的做到。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经过了,前途便别是一个世界。”下列不属于梁启超说的变蛾蜕壳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