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传教士)渗透,传统的社会体系发生了动摇,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准确分析了中国国情B.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改变
C.具有广泛群众基础D.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2 . 陈旭麓说:“近代经济改组的过程,来自西方的轮船火车夺走了船夫、纤夫、脚夫、水手、店员的饭碗。据估计,1900年前后,仅北京周边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4万人以上。”据此分析,义和团运动
A.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反洋教斗争激化的结果
B.蕴含着以“争权利”为诉求的反抗意识
C.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朝政府的统治能力
D.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八国联军在廊坊遇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后,被迫退回距天津30多千米的杨村车站筑垒防守的画面。你认为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
A.打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们觉醒
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我们在近代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比较突出的‘教案’研究中,往往明显地笔带感情,将一切教民的罪恶均归结于传教士,而对群众反洋教斗争的愚昧、落后、排外的非理性行为加以保护,并笼统地称为爱国主义。”这表明
A.反洋教是农民阶级反侵略的最主要形式
B.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不能称为爱国主义
C.这一历史研究有理性的自省精神和勇气
D.农民阶级反侵略具有彻底性和不妥协性
5 . 有学者指出,与所谓“器物——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晚清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其中,“反西化”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6 . 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各地教案(地方民众与基督教会之间的冲突)层出不穷。义和团运动之后,教案数量迅速呈递减趋势,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在深层次上反映了
A.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B.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
C.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西方各国加强对华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百度对“近代化”词条的解释为: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下列主张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是(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坎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①②B.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⑤
2016-11-27更新 | 103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7届天津市六校高三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8 . 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义和团》等,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A.近代中国求民主历程B.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
C.近代中国求发展历程D.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义和团运动期间衡州“拳匪”代拟的合约: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还中国兵费四百兆两。……六、康有为回国治罪。……十六、日本亦照乾隆时例入贡。……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该合约说明了义和团(       
①主要斗争对象是外国列强
②与近代化潮流格格不入
③坚决拥护清王朝统治
④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C.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