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
A.肯定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
B.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
C.强调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
D.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
2016-11-27更新 | 648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的民众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在某种意义上是固有的爱国主义的表现。这一看法
A.否定了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的作用
B.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
C.主要强调清政府在运动中的作用
D.忽视了当时阶级矛盾的客观存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B.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D.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
4 . 一张义和团的告示说:“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是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
B.具有宗教战争的性质
C.带有盲目排外色彩
D.因八国联军侵华而起
5 .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符合材料中两种“爱国主义”定义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B.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和维新变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从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侵略到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反映出
A.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
B.小农经济决定农民阶级易受封建统治者蒙蔽
C.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上升
D.农民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具反抗性
2016-11-27更新 | 1449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代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陈先生讲到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8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016-11-18更新 | 1136次组卷 | 2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孙中山说:“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孙中山这一认识基于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