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北方义和团的带动之下,南方也兴起了一股反教会的浪潮。一时民情惶恐,商贾裹足,百业萧条。仅 1900年2至4月,"东南诸务损失至少数十万",在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有时评认为与外国人"互保"之约,"虽用以自全,而国亦蒙其利矣。"东南互保局面的出现(     
A.为南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B.使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C.为满清统治延续提供了时机D.使南方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2022-09-26更新 | 98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英国人赫德评价义和团运动:“不论中国哪一部分领土被分割去,都必须用武力来统治。像这样,被分割去的领土越大,治理起来所需的兵力就越多,而骚乱和叛乱的发生就越是确定无疑。中国如被瓜分,全国就将协同一致来反对参与瓜分的那几个外国统治者。”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B.“扶清灭洋”顺应了时代发展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D.阻止了殖民者对中国的侵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甲午战败使下层民众的生活更加艰难.促使他们不甘心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就此灭亡。以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为主体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自发地再次联合起来,他们用自己独特的应变方式掀起了一- 场政治运动。这场运动(     
A.具有地域和社会阶层的普遍性B.促使民族抗争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C.鲜明地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精神D.引起群众性收回权利运动的热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哲学家唐君毅说:"如果要在中国史上找宗教战争,太平天国可以说是变相的基督教与儒教之间的战争,而义和团则是民间道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战争。这一言论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基督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B.当时农民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C.近代东西方文化不可能融合D.中国本土宗教受到西方基督教冲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自论的主要依据是义和团运动
A.主张学习西方B.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C.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义和团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严格说来,它与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两个教国方案是背道而驰的。他意在强调义和团运动
A.推动了清王朝近代化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C.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D.盲目排外不利中国社会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复归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中世纪。”该学者意在强调,义和团运动
A.具有反帝爱国的精神B.较改良派更加的激进
C.无法超越阶级的局限D.与以往农民运动无异
2021-11-01更新 | 688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00年,《中外日报》中有文章认为“扶清灭洋”口号是义和团作乱的“托词”“借以假公济私,为笼络人心,掩饰人目之计,非果有受于国家也。下列对此评论正确的是,该文章
A.站在列强立场看待义和团运动B.忽视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质
C.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客观全面D.未看到清末仇洋反教斗争范围
2021-02-03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8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由庚子事变而激起的革命风潮,无处不在,浸浸乎弥漫天下。当革命风潮层浪叠起,聚集以成高山滚石之势时,清王朝“成败兴亡之数”已然铸就。据此可知,庚子事变
A.激起义和团运动爆发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D.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0 . “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抗英B.义和团运动C.黄海海战D.反割台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