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20-21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清朝大臣刚毅却说:“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他们对义和团的不同描述主要是由于
A.所见所闻不同B.社会阅历不同C.时代观念不同D.立场视角不同
2021-09-08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 第七单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2 . 义和团涌入北京城后,到处设坛,高悬“奉旨义和团练”“助清灭洋,替天行道”的旗帜,上至王公卿相,下及倡优隶卒,纷纷祈愿,如癫如狂。这表明
A.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B.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是清政府的招抚
C.义和团带有明显的封建遗留D.义和团违背了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3 . 经过:义和团提出“________”的口号进行反洋斗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评价: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也存在明显的________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他所提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________,使外国列强认识到瓜分实属下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招抚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变为“义和团”,其口号也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这些变化客观上源于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义和拳改变斗争策略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统治者顺应时代潮流
2021-08-08更新 | 33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11“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口号与时代流行语
5 . 《庚子记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洋人进京四十年,气数已尽,天意该绝,故天遣诸神下界,借附团民之体,烧尽洋楼使馆,灭尽洋人教民,以兴清朝。”当时与这段文字意思相同的斗争口号是
A.驱除鞑虏B.扶清灭洋
C.平均地权D.自强求富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晚清刑部侍郎左绍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沉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该观点
A.反映了士大夫对洋务运动的反思和批判
B.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
C.宣泄了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不满
D.体现了抵御外侮与“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表是一学生课堂笔记的片段。据此推断其描述的事件是
※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带有盲目排外的行为
※展现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野心,而且给当时的资产阶级政治斗争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新的发展契机”是指义和团运动
A.引发资产阶级对时局进行深刻反思B.沉重打击了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群众基础D.为资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八国联军登陆前夕,东南各省督抚收到了朝廷密旨,密旨上说:“沿江沿海各省,彼族觊觎已久,尤关紧要。若再迟疑观望,坐误事机,大局何堪设想?各督抚互相劝勉,联络一气,共挽危局”。这一密旨
A.反映了清廷动员东南各省参战的决心B.某种程度上为后来的“东南联合互保”授权
C.说明清廷对当前局势有清醒认识D.实质上号召东南清军与义和团联合作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扶清灭洋” 口号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义和团由镇压政策改为“招抚”政策B.义和团对清朝封建政权的本质缺乏明确认识
C.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D.义和团内部被地主阶级篡夺了领导权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