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五四运动时期,人们认为义和团运动是“迷信、蒙昧的反现代化运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又被刻画成“英雄主义的爱国运动”:改革开放后,在强调其是“反帝爱国运动”的基础上,评价更趋多元。这反映了
A.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变得模糊不清
C.历史叙述无法再现真实历史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2022-01-2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义和团运动前,西方媒体对中国人的评价是“一群没有活力的群众”、“无可救药”、“没有民族热望”;之后却多见诸如“有光荣革命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等议论。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A.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挽救了濒临崩溃的清政府
C.打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列强所遇到的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是外国侵略者自鸦片战争以来战斗最为酷烈的一次,也是中国军民合作抗战最有成效的一次。不管清政府对它的态度和政策变化多么反复无常,但在国难当头、大敌当前的危机时刻,在主要战场上大都是他们配合爱国的清军作战。上述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台湾反抗日军占领
C.义和团运动D.中国军民抗日战争
2022-01-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德人占据胶澳,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借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下流(层)社会尤为急烈,以恨德人者推展而及所有之欧洲人”,因之而有“义和拳名目树旗起事,百姓云集响应,所在蜂起”。材料表明
A.传统观念诱发了义和团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导致义和团运动兴起
C.列强侵略直接迫害下层民众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民族危机有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中国近代一场运动中,人们散发的宣传驱逐侵略者、保卫国家的揭帖。这场运动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B.推动了当时社会思想解放
C.自始至终得到统治者支持D.达到了中国农民运动最高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谨遵圣俞辟邪全图》是19世纪末刊印的一套反“洋教”漫画(部分见下图)。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A.清政府极端仇视义和团B.中西方之间矛盾十分尖锐
C.中国社会矛盾趋于汇流D.知识界积极宣传反帝主张
7 . 关于义和团运动,梁启超评论道:“拳匪之乱,其先之帕手持刀,树扶清灭洋之旗者,其后联军入京,即相与持顺民旗作乞怜之状。”这一观点
A.阐明了义和团运动的败因B.指出了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
C.意在为维新变法运动造势D.未认识到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教案是指近代中国民众采取暴力行动反对外国教会的传教活动。从1896年到1900年,全国共发生教案近150起,相当于前20年发生的教案总和,这一现象反映了
A.清政府的对外妥协政策B.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
C.中国民众民主意识觉醒D.中外民族矛盾尖锐激化
2021-11-21更新 | 824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中近代史上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关键证据,下列各项对该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注:图中文字内容为:“庚子三春,日照重阴,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和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上行下效兮奸究道生;中原忍绝兮羽翼洋人;趋炎附势兮四畜同群;逢天壇怒兮假手良民;红灯暗照兮民不迷经;义和明教兮不约同心。金鼠漂洋孽,时逢本命年,待到重阳日,剪草自除根。”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C.催生了新型革命政权的建立D.表明复辟帝制之举不得人心
20-21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清朝大臣刚毅却说:“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他们对义和团的不同描述主要是由于
A.所见所闻不同B.社会阅历不同C.时代观念不同D.立场视角不同
2021-09-08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