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是一个大转型时期,其变化的步伐在1895年以后加快了。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政治改革方面,也体现在思想、社会和经济生活方面。除了今文经学运动外,一些观点和行为也从根本上重新定位,这是由传统学术的变动趋势和西方思潮的涌入所引起的。社会方面,个人代替家庭和家族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买办和军阀两个新兴阶级备受瞩目,同时,城市数目激增。经济方面,对政府财政的批评增多,贸易逆差加剧,而且外国对中国经济中的现代部分的控制加深……在这十五年里,旧的思想、社会和经济秩序已荡然无存,而新的秩序正蓄势待发。这种快速的转变,预示着一场大的政治动荡将翩然而至,历时两个半世纪的满洲王朝正处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如采它不能与时代同行,并提供一种替代暴力变革的方式,它将注定灭亡。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以“潮流·秩序”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9-04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19世纪末,中国先进分子以君主比附“华盛顿”,宣传“英雄华盛顿”形象和“华盛顿建国”;20世纪初,宣传的则是“国民华盛顿”形象和“国民建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的影响B.民族危机的加深
C.群众觉悟的提高D.民主革命的发展
2024-02-21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初摸底考试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3 . 如图中两个圆圈的重叠部分为两个事件的共同特征。这一共同特征是(     
A.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革命团体广泛建立
C.社会主流思想变化D.资产阶级救亡图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苏报》创刊于1896年,初为“日商”报纸。1900年陈范接手后,开始“高唱保皇立宪之论”。1902年《苏报》特辟“学界风潮”,对国内外学生的爱国运动和革命运动作连续报道,在邹容的《革命军》出版后,立即加以介绍推荐,大加赞赏。这一变化主要基于(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预备立宪暴露清廷本质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94年6月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主张:国家不应片面追求坚船炮利,而要大力发展经济,培养经济人才。11月制定的《兴中会章程》中则写到:中国积弱,非一日矣……庸奴误国,荼毒苍生。这一变化反映了(     
A.檀香山华侨对孙中山的影响B.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加快革命进程
C.“三民主义”成为了指导思想D.孙中山对国情认识加深
2023-09-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初年,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要抵御列强的侵略,就要推翻腐朽卖国的清朝统治,于是,“大倡革命排满”。而在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则明确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五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这一变化说明(     
A.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B.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且曲折
C.民族和民主意识的开始觉醒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