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来。

材料   一部中国近代史,在于阐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推动着社会前进,而认识世界,寻求新的科学知识,探索新的理论,对革新社会、促进近代化的重要意义,许多爱国求实的知识分子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也应该得到历史的承认,历史证明,没有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中国是不可能获得独立自主的;不去钻研和推广文化科学知识,中国也很难前进而改变其“一穷二白”的面貌,他们的斗争和努力,长时期内没有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但不可否认,他们为衰败的中国社会增添了振奋国魂的活力,并从无数次挫败中,在五四运动后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确切结论。这就是近代史八十年要向读者展示的脊梁和前景。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具体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1-17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最初确定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改为责任内阁制,突出议会的作用。这一调整表明(     
A.革命党试图用法律来防止专制独裁B.约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共和体制
C.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D.议会取代总统成为权力的中心
3 . 电影《建党伟业》演绎了“辛亥首义”到”党的成立”这一时间段的历史风云,以下内容有可能出现在该部电影中的是(     
①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临时约法》   ②北京学生走上街头高呼“还我青岛”
③共产国际派马林来中国开展活动   ④陈独秀出席中共“一大”并作发言
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
4 .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近代化道路:

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上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思想主张。概括他们为实现这一主张所进行的实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这部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1954年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