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12年出版的《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写道:“满清末造……革命军起,        崛兴,遂废君主之制,确定       政体,斯为政治革命之始。”横线处依次应是(     
A.军阀   民主B.民国   共和C.复辟   专制D.政党   立宪
2024-02-2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评价中国某部法律时说:它确立起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从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思想观念的正确性,为20世纪初亚洲各国中最民主、最有影响的民权宪章。这是因为该法律(     
A.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B.在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C.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意义D.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024-02-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展示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创作的革命歌曲(歌词节选)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十送红军转回来,巴山顶上搭高台,高台十丈白玉柱,雕龙绣凤放光彩,红军啊!这台名叫望红台。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依据歌曲的创作时间先后排列序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歌曲③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的主要表现,并分析歌曲④的创作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革命歌曲的现实意义。
4 . 中华民国军需公债自1912年2月2日起发行,定额为1亿元,仅得730余万元;后南京临时政府以轮船招商局为抵押向日本借款等一系列努力失败,孙中山对短期内获得借款已经绝望,不得不接受议和。据此推知(     
A.武昌起义未能触动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B.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C.财政匮乏是革命派选择妥协的重要原因D.临时政府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2024-01-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某学者对1892-1913年中国的棉纺、毛纺、缫丝、水电、面粉、水泥等10个主要行业的产业资本家来源所作的统计。据此可推知(     
来源买办商人官僚、地主
占比23.8%16.4%59.8%
A.清末中国政治变革艰难B.工业结构渐趋合理
C.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改善D.列强资本输出加剧
2024-01-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中华民国成立前夕,孙中山力排众议,坚决效仿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建立的却是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成为实际权力中枢,并有权否决总统的提案。这一转变
A.事实上确立了共和制B.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体现了三权分立特点D.皆在预防专制独裁的出现
2022-03-02更新 | 835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