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1912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初一),原清朝皇室亲贵宴请北上来京的孙中山、黄兴等人,爱新觉罗·溥伦代表皇族致辞时表示:“从来有非常之人,始能建非常之功,其孙中山先生之谓乎……固由孙中山先生及诸位先生之功,亦由我皇太后皇上至公无私、以天下之政权公诸天下。”这说明,辛亥革命(     
A.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B.借鉴了法国的共和制度
C.具有一定的妥协色彩D.带来了社会观念的剧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关于辛亥革命性质,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毛泽东则在1925年提出:“辛亥年的革命,与现在的革命,性质也不相同,包括革命目的、对象、参加者等都有区别。”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     
A.对民主革命阶段的科学划分
B.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清醒认识
C.对辛亥革命教训的深刻反思
D.对中国革命理论的初步探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某学者认为,清末十年,新政、立宪与革命三种社会运动,分别体现出“变事”“变法”和“旧邦新造”的三级定位层次。终清之际革命运动的最后收功,对于新政和立宪运动来说,是“三国归晋”;对于清末所有社会政治运动来说,是“万流归宗”。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B.为人民的解放奠定了政治基础
C.使社会面貌发生了质的转变D.弥合了资产阶级各派别的分歧
2022-05-27更新 | 855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黄山市徽州区文峰学校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复读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辛亥革命以“反满”为革命号召,革命后社会改革的重心从朝廷转向人民,反传统则首当其冲。这说明当时中国
A.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B.深谙西方国家富强之道
C.实现人民解放任重道远D.继续坚持在传统中求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武昌起义之后,在新疆伊犁的革命党人冯特民、杨缵绪等人担忧沙俄乘乱入侵,动员回民响应革命,发动伊犁起义。起义后,各方“当众申明和平解决,组织汉、满、蒙、回、藏五族共进会”,杨缵绪被推为该会会长,宣布实施五族共和,出示安民。这说明辛亥革命
A.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归属B.推动边疆地区民族国家认同
C.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
6 . 从武昌起义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帝国主义破坏革命的活动不包括
A.扣留汉口等地的海关税收,送给清政府B.扶植袁世凯出任清朝内阁总理
C.同袁世凯签订《善后借款合同》D.英国公使策划南北“和谈”
2022-04-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近代“自觉化”进程,初步奠定了民族复兴的政治与社会基础。下列描述与该学者观点一致的是
A.从“革命”到“建设”B.从“封闭”到“开放”
C.从“王朝”到“国家”D.从“天下”到“世界”
8 . 林伯渠在纪念辛亥革命30周年时写道:“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就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的从苦痛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林伯渠意在强调
A.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B.辛亥革命没有完全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共和
C.选择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源于辛亥革命的直接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中写道,(辛亥)革命的谣言传到了村子里。阿Q看过革命党被杀,觉得自己也成了革命党,村子人也开始讨好阿Q这个“革命党”。第二天起来,到了尼姑庵去革命,才知道假洋鬼子已经来过了,把像样的东西“革命”去了。小说的这些情节反映了
A.中国社会环境不适合民主革命B.三民主义没有顾及农民利益
C.辛亥革命没有充分的发动农民D.农民阶级积极参加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统计,武昌起义半年后,全国报纸由10年前的100多种,陡增近500种,总销数4200万份,这些报刊中,政党和政治集团性质的报刊占主流,报刊可自由发表政见,内容大多是“主义”之争,是各政党不同政见主张辩论、相互攻讦的工具。这种状况的出现反映出
A.辛亥革命推动了政治近代化B.人民大众普遍接受了西方政治理念
C.中国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D.知识分子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
2021-11-23更新 | 706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九师联盟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