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据清政府学部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到52346所,学生达1560270人。进入民国后,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在20世纪初已经形成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壮大。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壮大
A.表明共和体制下教育取得重大成效B.助推了五四时期思想领域的活跃
C.深受中体西用思想的制约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扫除了障碍
2 . 下表反映了近代上海交通业的发展和变迁,据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
时间(年)人力车(辆)马车(辆)轿子(乘)马(匹)脚踏车(辆)机器脚踏车(辆)汽车(辆)公共汽车(辆)有轨电车(辆)
1889698454491100000
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

注:1889年数据系三天平均,1926年数据为两天平均,所通行的车辆中货车未被计入。
A.人们在上海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是汽车
B.上海的畜力交通已为电气化交通所取代
C.人力车是上海唯一沿用下来的交通工具
D.人力车的大量存在阻碍公共交通的发展
3 . 下表为1914—192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入超情况统计(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1914191519171919192019261927
入超额21301535615865871618822061925992694312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不断加深B.一战后中国产品失去欧洲市场
C.国内外局势变动影响对外贸易D.工业结构不合理状况得以缓解
4 . 如表为1912年到1926年《申报》广告中的国货广告则数统计(部分年份),其中选取5月15日至21日一周时间为统计样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编自向娟《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国货运动与<申报>广告(1912—1926)》


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有关国货广告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5 . 下表为1914—192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入超情况统计(单位:千海关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不断加深B.一战后中国产品失去欧洲市场
C.国内外局势变动影响对外贸易D.工业结构不合理状况得以缓解
2020-09-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基础练)
6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13.4%
1921~1926年-4.5%
1927~1936年8.7%
1937~1945年-2.45%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C.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
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7 . 下表反映了民国初年成立的实业团体统计情况(单位:个),表中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中国
时间数量
民国元年40余
1913年6月95
1915年12月107
A.国际环境日益改善
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D.民主共和观念发展
8 . 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的盈利指数,这组数据直接表明
年份盈利指数(%)
1915-4.38
19167.61
191736.93
191821.43
191970.56
A.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呈现发展的势头
B.中国纺织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C.轻工业产品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大量出口
D.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