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轰破了国人几千年“天朝上国”的迷梦。至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既要面对“发逆”之患,还要应对“洋人”之灾,困顿之势,尤若重病之躯,举步维艰。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材料三   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欲图根本之变革”,必需改变国民性,必须发动一场思想运动,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举步维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代表人物为救亡图存进行的重要探索及共同结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发动这场“思想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路径。
2 .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对孔子保持尊敬,既是礼敬中华文化、重建人民精神家园的重要方式,也是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心愿的具体表现,更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材料二: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决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孔子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国也如此。

——伏尔泰

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从二十世纪开始,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材料四:当地时间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

——新华社伦敦2015年10月22日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实现“仁”的途径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伏尔泰为什么极力推崇孔子?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孔子是如何被作为“敲门砖”而使用的?新文化运动彻底打倒了孔子的偶像形象,这场运动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全球广泛开设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