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900人次左右。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表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
B.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
C.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
D.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
2019-09-20更新 | 791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2 .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
A.辛亥革命胜利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6-11-27更新 | 1384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2019年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2年陈独秀起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此宣言(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B.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C.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2022-09-07更新 | 31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铁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从中共“一大”到“三大”主张的变化,说明了中共(       
中共“一大”(192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中共“二大”(1922)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中共“三大”(1923)共产党员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
A.遵循中国社会的实际B.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D.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5 . 20世纪30年代,知识界兴起了中国社会性质大讨论。郭沫若发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系统解释中国历史分期,论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这说明当时的知识界
A.否定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B.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
C.认同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D.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6 . 1918年12月,《每周评论》载:大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但是到了1919年5月初,该刊物又写道:“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该刊物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C.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D.维新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见梁惠王时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接着孟子向梁惠王讲了一番大道理,提出“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汉代董仲舒的“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成为后世儒者的至理名言。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中提道:“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朱熹甚至认为“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他的学生北溪先生陈淳更明确地说:“义与利相对而实相反,才出乎义,便入乎利,其间相去甚微。……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因此,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洪秀全设计的“人间天堂”,康有为规划的大同世界,谭嗣同的仁学理想,孙中山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以实现三民主义社会的蓝图,章太炎、朱执信等人对零星的社会主义思潮充满兴趣,李大钊等人一度崇尚无政府主义,这些都是对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追求。为达到变革社会政治的目的,他们常常糅合中西文化,自觉不自觉地将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相混淆:康、梁等引进平等观念,比附于墨子的“爱无差等”,将西方议院制与中国古代明堂制相提并论;章太炎将现代地方自治看作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翻版;孙中山则将自由与中国人的“自私”相等同。

——摘编自徐杨《传统社会心理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变革思想的制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朱熹等思想家的共同价值观及其目的,并分析该共同价值观对中国产生的长远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孔孟等古代中国思想家相比,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价值观的特点,并说明此特点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陈独秀曾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一一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陈独秀意在指出中共二大时
A.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B.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C.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D.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9 . 李大钊在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年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些活动的意义是(       
A.初步提出了向学习西方的主张B.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宣传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D.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