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这次行动)由广东出师,按照既定战略计划,先进军湖南、湖北,又开辟江西、福建,后分兵东进浙皖苏三省,十个月的时间里攻占了近半个中国,歼敌数十万人,取得重大胜利。这次行动(     
A.推动了国共两党的首次合作B.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使中国的革命转危为安
2 . 1919年5月《新申报》的“号外”有“今日各校学生游街”     “声明不认二十一款……撤回赴欧和会专使”等内容。这张“号外”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

——《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1919年)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致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1920年1月29日)


(1)材料一中的“罢学风潮”指什么?“近因”指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的态度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完全正确?为什么?
2022-12-0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其主要目的是(     
A.收回帝国主义在华特权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D.维护国共合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24—1927年间,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巨大的力量表现在(     
A.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人民军队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2022-11-18更新 | 1523次组卷 | 3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先把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自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共领导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罢工高潮。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了统一战线的方针。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工农运动成为工作重心
C.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D.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2022-07-07更新 | 212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行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B.明确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
D.提出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
8 . 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主要体现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给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D.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邓小平理论
9 . 在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在我国传播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农民“报刊潮”,其中多 为以《中国农民》《农民运动》《犁头》为代表的政治性报刊。这一现象表明
A.农民运动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B."工农武装割据”已成广泛共识
C.中国的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D.国民革命重视农民的重要作用
10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学校如果组织游学活动参观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应去
①上海   ②浙江嘉兴   ③井冈山   ④延安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