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1921年,中共一大把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22年,中共二大主张消除内乱,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人提出以“平民政权”取代"军网政权”的政治构想。这表明
A.革命纲领逐步契合现实国情B.中共逐渐成为革命领导核心
C.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D.理论创新成为党内主要工作
2 . 著名作家叶永烈创作了“红色三部曲",其中的一部是(红色的起点》。在书中他说这一事件宣传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并且是中国历史上“红色的起点”。下面对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党的创立,开天辟地B.八一建军,武装起义
C.秋收起义,转战农村D.万里长征,战略转移
3 . “冲击—反应”模式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据此解释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对应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B.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企业
C.甲午中日战争—百日维新—改革教育
D.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开启思想革命宣传民主科学
4 . 1919年6月,天津总商会于罢市之后理直气壮地致电北京政府:“外交失败,以致各地骚然,沪镇等埠相继罢市,民气蒸腾已达极点,中央不惩罚卖国贼,不保护爱国学生,视民气如草芥,甘愿违反民意,惟有以罢市为最后要求。”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
A.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不得人心B.学生运动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
C.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D.无产阶级的斗争逐步走向联合
5 .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的“文化的觉悟”和“社会的觉悟”分别是指
A.抨击封建道德,倡导民主与科学思想;中下层平民生活和习俗的改造
B.摈弃天朝上国的盲目自信态度;社会习俗的西化
C.努力在中国尝试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6 .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下列各项与五四运动相关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中体西用”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扶清灭洋”
7 .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等问题进行。这一论战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C.“双百”方针得到贯彻
D.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8 . 中共在1925年开始将没收地主土地视为最终目标,但避免使用“土地革命”一词。1927年八七会议上,第一次将没收地主土地表示为“土地革命”。以下对避免使用“土地革命”主要原因的合理推测是
A.未接到共产国际指示B.对土地革命认识不够
C.维护国共两党的关系D.服务于北伐战争进程
9 . 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达说:“资本家是虎,我们不能说,本国的虎比外国的虎不会食人;我们也不能说,只可抵抗外国的虎,不必扑杀本国的虎”。由此可知,他当时(     )
A.对资本家的本质认识较深刻B.正确分析了革命主要对象
C.对中国当时的国情认识不足D.认为反帝反封是根本目标
10 . 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党的纲领指出:“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1922年中共“二大”决议强调: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打倒本国的封建军阀及国际帝国主义。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
A.犯了右倾错误
B.维护了国共合作
C.初步分析中国的国情和革命任务
D.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