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4年,农民运动发展迅速,广东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1926年底到1927年上半年,湖南、湖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广东农民运动的发展势头较之前却有所放缓。这一现象说明(     
A.两湖地区土地革命迅速发展B.革命政权的群众基础得以扩大
C.农民运动推动了国民大革命D.革命形势的发展影响农民运动
2023-12-03更新 | 217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李大钊认为孔派学说“贵劳心者,贱劳力者”。对此,他在1920年提出“一切过去的历史都是靠人力创造出来的,并非由少数圣者贤人创造”,并重新定位知识分子与劳工的关系。李大钊的认识(     
A.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发展B.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
C.标志着新文化运动阵营分裂D.反映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激化
2023-07-03更新 | 577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下面为1919年12月《少年社会》的创刊宣言。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     
少年社会有两个意思:(一)少年的社会。(二)社会的少年。
少年的社会,是有少年精神气象的社会——进步的社会。
社会的少年,是有社会生活情感的少年——协助的少年。……
怎样使现在少年变成社会的少年,现在社会变成少年的社会,这就是我们的宗旨
A.互助协作是挽救危亡的主要手段B.人的解放和社会改造是时代使命
C.青年学生是宣传社会主义的主力军D.理性觉醒和教育革新是革命的前提
2023-06-21更新 | 5747次组卷 | 29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7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4 . 1919年3月,李大钊发表《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提出“尊劳主义”,呼吁青年探寻劳动者苦痛悲惨的根源和解救劳动者痛苦的办法,并针对“许多的同胞,都陷溺到黑暗中间”,号召青年“尽管拿你的光明去照澈大千的黑暗”。可见,李大钊是在号召青年(     
A.融入劳工启发民众B.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C.宣传自由民主思想D.体验黑暗追求光明
2023-06-18更新 | 29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7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五四时期在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200多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译文。这样集中地介绍国外的一种思想理论,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是罕见的。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思想解放运动深入B.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C.西方工业文明影响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23-06-13更新 | 25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7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
C.党的中心任务确立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2023-06-10更新 | 7458次组卷 | 35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7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     
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B.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2023-06-09更新 | 7641次组卷 | 36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7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9年五四运动、1935年一二·九运动和1947年反美倒蒋运动被誉为近代三场"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



提取材料相关信息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3-06-02更新 | 271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8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9 . 1916年5月,李大钊指出:“代议政治虽今犹在实验之中,其良其否,难以确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测”。1917年8月,毛泽东指出:“东方思想固然不切于实际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上述主张,反映当时(       
A.苏俄十月革命影响扩大B.马克思主义传播条件成熟
C.先进中国人认清了国情D.新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023-05-29更新 | 27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7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五一”节的纪念活动,“在工界作简易之宣传,俾彼等了解个人之利害与夫世界之趋势”。192551日,在广州纪念“五一”节活动时,适逢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在广东召开,全省农民大会又恰巧在该日成立,故广州工农学三界大联合,巡行人数达20万群众,沿途高呼“劳工神圣”“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声势之盛,前所未有。在纪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多次阐明纪念“五一”节的意义,先是谋求“工人的幸福”,再是谋求“人类的幸福”。

——摘编自曹晓辉《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纪念》

材料二   《人民日报》中有关劳动节的报道较多,其中有关劳动节的评论基本上是以社论形式出现。19492018年带有“劳动节”主题字样的社论文章共计52篇,对全部文章进行词频统计,报道的主题方面,建国初期的报道主题以生产节约(23.6%)、和平战争(22.3%)为主,改革开放初期以工人地位作用(16.9%)、牺牲奉献(7%)为主,市场经济时期(1992年以来)以赞美劳动(19.7%)、工人地位作用(9.4%)、关怀工人(8.7%)为主。

——摘编自周存《礼赞与动员》


(1)根据材料一,简析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期间纪念劳动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对建国后《人民日报》关于劳动节报道主题的变化进行合理解释。
2023-05-28更新 | 29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