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五四运动爆发后,胡适对其曾评价说:“凡在变态的社会与国家内,政治太腐败了,而无代表民意机关存在着;那么,干涉政治的责任,必定落在青年学生身上了。”晚年却认为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政治性干扰”。胡适这一认识的变化反映了(     
A.历史解释需要不断被重构B.历史解释受阶级立场影响
C.救亡与启蒙间的矛盾冲突D.五四运动反帝爱国的性质

2 . 材料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在 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 马克思研究专号” 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 年 3 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同年 5 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2022-11-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共二大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比较准确和科学的认识
B.客观分析了农民阶级困苦的原因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把农民运动作为其中心工作
4 . 李大钊说:“孙先生,我已是第三国际(共产国际)的一个党员了。”孙中山说:“这不打紧, 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的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与这一对话内容相关的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国民党“一大”D.第二次国共合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南京条约》,清朝政府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虎门条约》允许英商及其家属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1845年11月29日,英国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以“华洋分居,避免纠纷”为诱饵,迫使上海道台签订了《上海租地章程》。划定洋泾浜(1916年填没成为爱多亚路,即今延安东路)向北到李家庄(今北京东路)的一片荒滩——外滩,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这份土地章程被视为上海租界存在和运作的依据法理。上海开埠的第一年,除了商人和领事以外,属于伦敦会的英国传教士也迅速进入上海
——摘编自王文泉、刘天璐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材料二:由于资本主义列强在租界强行拥有了自己的行政、立法、司法自主权,致使上海成为华界(中国管辖地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三界”分治的城市。其次,由于上海在五个通商口岸中最早设立租界,且充分利用了特殊的交通枢纽的条件,因此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一跃为全国商业中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租界的市政管理和建设、教育和工商业管理等制度,对上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不断的成长,上海的产业工人最为集中,他们是革命的主力军;上海交通便捷,“国中之国”的租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便于革命者进行活动;另外,上海文化事业发达,聚集了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进行各种活动,上海遂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基地。
——摘编自马长林《上海的租界》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在上海设立租界的依据是什么?又是哪些英国人最先进入上海的?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租界对中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