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下表是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据表可以窥知(     
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1927年7-9月,参加八七会议,并领导秋收起义
1928年2月,建立中共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1月,写给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B.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C.革命统一战线由建立到破裂D.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最终成熟
2023-04-12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时代与报刊

据现有材料统计,五四运动时期,全国新创办报刊1000 种左右,选取部分有刊存的主要刊物如下表。



(1)阅读上述材料,概括“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报刊业的特点。
(2)如果让你在1840—1912年之间创办一个报刊,请为这一 报刊起名,并结合时代特征说明创刊理由。(要求:刊名须反映办刊主旨;办刊理由充分;表述清晰。)
2023-01-27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内容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5月陈独秀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D.近代的开眼看世界
4 . 救亡图存

材料   近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陷入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境地,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也使中国人民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落后状况,从而开始寻求变革、谋求自强,探索现代化道路。

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走上历史舞台的。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摘自“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1年04月20日   09版)


(1)请在下表①和②两处填上对应的历史事件。从下表的四个事件中任选一个历史事件,说明其历史意义,并分析其“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的原因。
自强运动改良主义农民战争民主主义革命
事件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原因是(     
起止时间1915-19181919-19221923-1926
文章篇数770631128
“革命”出现的频度0.78%2.45%25.14%

A.十月革命的影响B.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23-01-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选自20世纪20年代初《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反映出五四后中国(     
1920年李大钊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中明确指出:“……故中国将来发生(社会主义)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
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对于时局的我见》等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剖中国社会,阐述了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等思想。
1923年3月瞿秋白发表《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东方问题之题要》等文章,详细论述了东方落后被压迫民族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A.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B.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C.新革命政党即将诞生D.进步人士探索救国道路
2023-06-16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共同创办了广州华侨运动讲习所。下表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广州华侨运动讲习所《革命文献讲义》部分篇目
题目演讲人演讲人政治背景
革命与反革命、孙文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施存统中共党员,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
个人主义之分析萧楚女中共党员,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
军事运动熊 雄中共党员,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负责人
青年运动的发生、海外工作须知郭寿华国民党员
广州工潮问题邓中夏中共党员
A.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B.为民主革命提供大量海外人才
C.探索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道路D.为大革命赢得社会各阶层支持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主题一】学史明理

材料一   下表是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历程

名称目标结果
太平天国推翻清政府,建立理想的“天国”1864年被清政府镇压
戊戌变法通过改革,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1898年,“戊戌政变”
辛亥革命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清,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民主革命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理。
【主题二】学史增信

材料二   194019日,毛泽东发表题为《新民主主义论》的讲话,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


(2)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知识,对中国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加以分析,并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的历史意义。
【主题三】学史崇德

材料三   陈延年(18981927),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夏,与邓中夏、苏兆征等人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在国民大革命期间多次提出要掌握革命领导权,同妥协势力坚决斗争。1927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之下,陈延年被捕。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展现了顽强的意志,毫不妥协,最终壮烈牺牲。

——摘编自《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陈延年》


(3)根据材料三,说明陈延年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主题四】学史力行

材料四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今天,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109日)


(4)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就青年学生该如何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谈谈你的看法。
9 . 下表所示为中共一大到中共五大的基本情况。由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时间(年)

会议

地点

出席代表人数(人)

全国党员总人数(人)

1921

中共一大

上海、嘉兴

13

53

1922

中共二大

上海

12

195

1923

中共三大

广州

40

432

1925

中共四大

上海

20

994

1927

中共五大

武汉

82

57967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适应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维护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D.注重吸纳农民阶级力量
10 . 下表为近代某些刊物的发刊词摘选。
时间刊物名称发刊词
1919年浙江新潮改造旧社会,实现“自由”“互动”“劳动”的新社会
1920年劳动界启发觉悟、促进阶级团结
1922年人声为人类谋均等幸福
据此可知,此类刊物的创办旨在(     
A.发展新文化运动B.阐明民主革命道路
C.宣传马克思主义D.寻找国共合作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