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五四运动期间,一些女学生向(城市)家庭妇女宣讲爱国与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观念。而家庭妇女的态度从开始的拒绝,到后来“不仅起来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有的还加入女界爱国同志会”。上述现象可说明当时(     
A.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B.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向
C.日本侵略势力的衰退D.思想启蒙运动的深入
2024-02-03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从党的一大确定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到党的二大确定首先进行民主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党的战略方针的一次重大转变。这一转变(     
A.使中国革命有了符合国情的目标B.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C.直接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D.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2024-01-30更新 | 406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纲领明确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     
A.得到共产国际帮助B.渴望与孙中山合作
C.更加符合中国国情D.受到“左”倾思想影响
2024-01-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4 .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顾维钧“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的精彩发言被不断地传诵复制,更被拍成电影。但学者查遍资料档案,却找不到这句话的出处。对此,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这句话反映了国人的心声,仍具有史料价值
B.宁信其有,不排除以后会找到相关资料证据
C.文艺影视作品的演绎、渲染是正常合理的
D.研究顾氏如何从法理上驳斥日本更有意义
2024-01-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五四运动(     
A.使中国社会性质根本改变B.拒绝了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推翻了腐朽清政府的统治
2024-01-24更新 | 35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就职工运动作出了决议,强调“中国工人阶级目前的主要职任是领导全民族的解放斗争,工会与其他阶级民众团体建立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行动的联合战线,就是实现这一职任的唯一策略”。该策略(       
A.有利于中苏友好合作B.贯彻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D.促进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2024-01-23更新 | 400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预言十月革命所掀起的潮流不可阻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的观点(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B.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C.适应了全民族抗战需要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24-01-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23年——1926年的《新青年》成为专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不乏涉及中国具体革命事件,并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外国社会革命运动的经验对中国革命运动进行深刻剖析和反思。这说明当时知识分子(     
A.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B.探索社会变革的道路
C.推动文学革命的发展D.注重国人思想的启蒙
2024-01-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2024-01-1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陈公博当年写的游记《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中用隐晦的语言记述了这次会议,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杂志,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A.游记和回忆录史料价值不高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要多元互证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