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1926年毛泽东的主要履历

据上表可知
A.革命统一战线已出现裂痕B.工农阶级是国民革命的重要力量
C.毛泽东思想逐步走向成熟D.“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初步形成
2020-04-2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提及以下几个影响:一、全国学生势力的大结合;二、反军阀及反帝国主义的兴起;三、社会各个阶层的觉醒。该历史事件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020-03-18更新 | 20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中共二大根据列宁的建党学说,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少数绝对服从多数”,“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这有利于
A.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B.中共掌握国民革命领导权
C.推动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4 . 1919年《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由此可见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关键是(     
A.罢免了卖国贼职务B.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D.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
2020-02-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里“丢失的省份”指(       
A.辽东半岛B.台湾及澎湖列岛
C.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D.山东青岛
2020-02-1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23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在上海收到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指出国民党过去在反封建斗争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必要性。由此可推知
A.中共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右倾现象B.共产国际干涉破坏中国革命
C.中国国民党存在着改组的必要性D.大革命有走向失败的必然性
7 .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在加入国民党时,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清醒把握了自身的阶级属性B.决定接受国民党的领导
C.指出了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D.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
2020-02-11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共“一大”的革命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专政,由劳工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中共“二大”宣言》则修改为: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从“一大”到“二大”,中共的革命目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一巨变表现在(     
A.体现了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B.体现了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D.认识了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9 .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样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潮流B.维新变法运动
C.民族解放运动D.社会主义潮流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