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1927年,李立三、刘少奇等人领导和组织了汉口30万人反英示威大会,会后举行示威 游行,高喊着“打倒帝国主义”、“收回租界”等口号,向英租界挺进。与这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是(     
A.武昌起义爆发B.北伐战争顺利推进
C.国共合作破裂D.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列为1926年《北华捷报》(上海租界内英文报纸)投书人的言论交锋,这反映了当时(     

“把洋人拉到和不受保护的中国人一样的境地,对可怜的人民丝毫没有用处!”

——署名“Ajax”的读者,19261I27日《北华捷报》

“在中国百姓心目中,‘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才是正义和平等的象征……些压迫百姓的军阀并未骚扰享有特权地位的洋人。我以为,这将会使农民们更加憎恨洋人,而洋人显然是和这些军阀结为同盟的。

——署名“F.D.Z."读者的回应,1926124日《北华捷报》

A.反帝反军阀战争取得完全胜利B.租界居民积极支持北伐战争
C.农民成为当时革命战争的主力D.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力扩大
3 . 中共一大是在秘密状态下召开的,因此关于她的召开日期众说纷纭:“一大”的亲历者张国焘说是6月底,陈潭秋则说是7月底。抗战时期,中共将党的纪念日定为每年的7月1日。学者邵维正查阅了相关的苏联档案、当事人的回忆录以及当时的报刊杂志等多种史料,考证出中共一大召开于1921年7月23日。这一结论被学术界和中共所认同。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历史带有主观色彩,原无真相可言
B.历史解释应该允许而且提倡多元化
C.历史研究应该对多种史料进行考辨分析
D.历史研究只有结合亲历者的结论才可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5年,马寅初在演讲中说道,“各省往来,几若异国,故(上海)规元不能通用于汉口,(汉门)洋例不能通用于上海”,“天津不用锭,北京不用宝”。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国民革命的必要性B.发行法币的重要性
C.各省之间竞争激烈D.中国被列强所瓜分
5 . 毛泽东说: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百年中,分为前八十年和后二十年两个大段落。这两个大段落中,各有一个基本的带历史性质的特点,即在前八十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属于旧范畴的;而在后二十年,由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便属于新范畴了。促进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B.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C.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022-11-11更新 | 33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19年11月,正在北京求学的郑振铎检讨了当月出现的二十余种月刊周刊指出,“他们的论调,虽不能一致,却总有一个定向——就是向着平民主义而走。‘劳工神圣’‘妇女解放’‘社会改造’的思想,也大家可算得是一致。”推动这一潮流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学革命成为学界共识B.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D.第一次工人运动掀起高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20年代初,不仅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就连国民党人中亦不乏热衷者。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戴季陶等不仅阅读、翻译,且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问题。这表明,当时(     
A.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思想B.新思潮与旧思潮的斗争激烈
C.反帝反封建成为社会共识D.国共合作具备一定思想条件
8 . 1920年元旦《星期评论》发表新年词《红色的新年》中说:从北极下来的新潮“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文中还期望“一霎时遍地都红”。这反映了当时(     
A.民主科学成为思想主流B.工人运动已成为潮流
C.俄国经验受到国人关注D.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9 . 1926年中共撰文指出:“真正的孙文主义者是遵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及革命精神的人,那些借孙文主义之名,而破坏革命的人,不是孙中山的真正信徒。”这表明中共纪念孙中山意在(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B.争取国民党对革命的同情
C.批评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D.促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2022-11-06更新 | 29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的“群众党”,“不是少数人空想的革命团体”,“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这一《决议案)(     
A.提出了国共合作方针B.促进了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总结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深刻教训
2022-11-0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11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