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1915-1918年间,只有少数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后,全国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出版刊物达到400多种。除此之外,在北京、上海等地陆续成立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学习团体。由此可知,1919年后马克思主义(     
A.广泛传播B.理论体系已经成熟
C.成为主流D.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024-01-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2 . “它”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它”指(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一大D.中共二大
2023-12-2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伟大实践的精神结晶和价值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凝聚和锤炼出的浩然正气,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总写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正是转移到嘉兴南湖“红船”上召开最后一次会议,中共一大最终完成了全部重要议程,中国共产党才正式宣布成立,中国革命的航船才在新的起点扬帆启航。而“红船”在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意涵之后,就成了一个有着特殊寓意和政治意涵的象征性的政治符号。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

——高凡夫《“红船精神”提出的考察与认识》

材料二   井冈山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生动体现。历史证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是关系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政治发展很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农业大国,革命的道路应该怎么走?在共产党的导师著作里没有现成答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中国国情出发,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郭亚丁《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

材料三   长征跨越了中国14个省份,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斗,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4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价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除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不但要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

——白云涛《长征精神与长征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并阐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人寻找中国革命道路的困难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道路。
(3)据材料三,归纳红军长征所面临的困难。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

南湖的红船上闭幕。“红船精神”在这里孕育。

材料二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红船精神”的内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井冈山会师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会议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意义。
2023-12-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记录表。由此可知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时间

部分活动

1922年1月

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5月

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2年7月

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

1922年9月

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A.积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B.以罢工形式反抗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C.注重发动群众进行革命D.在农村中广泛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6 . 胡适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讲座时,强调五四运动是一场以理性对抗传统,以自由对抗权威,张扬生命和人之价值对抗压制生命和人之价值的运动。他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A.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传播D.掀起了抗日救国的高潮
7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部分)

材料二   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部分)

年份

事件

1978年

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天津、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9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三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取得了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一大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次会议,说明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建设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国民革命歌》中唱道:“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曲的诞生和传唱有利于推动(       
A.护国战争的发动B.北伐的胜利进军C.土地革命的兴起D.抗日战争的发展.
9 .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A.发昌机器厂创办B.京师大学堂建立C.中国共产党成立D.新文化运动
10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全面觉醒并凝聚一体,真正意义上结束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将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到新的高度。”以下论述与材料不符的是(       
A.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凝聚反帝反封的革命力量
B.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共御外辱的民族精神力量
C.争取和平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凝聚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爱国力量
D.始终变革农村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以经济保障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