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下列选项中,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②口号是“还我青岛”“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冲击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④标志着工人阶级以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 . 1927年4月,在国民党中央土地委员会会议上,毛泽东发言指出,“革命势力,目前虽见发展,但亦到了一个危机,此后非有一支生力军必归于失败。要增加生力军保护革命非解决土地问题不可。”毛泽东此论(       
A.肯定了农民问题同中国革命的结合B.成为国共两党解决土地问题的共识
C.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巩固D.适应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需要
3 . 下图为1919年5月5日上海《新申报》印发的“号外”:

此篇“号外”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使民主与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是反帝反封建爱国革命运动
C.是近代前所未有的国民大革命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4 . 民国时期的译书所涉国别,不仅有英、法、美等西方强国,还有苏维埃俄国。在1912~1920年的译书中,来自俄国的译书增长幅度最大,由过去统计年份的不到1%攀升至6.2%。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扩大B.中国译书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C.中西方文明间的冲突日益加剧D.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救国新思想
2023-04-24更新 | 11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5 . 历史上的国民政府曾经数易其所在地,每一次的变动,其背后都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意义,观察如图,在②处发生的事件,标志着(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D.抗日战争的胜利
6 . 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中指出,五四运动时期的工人罢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基于政治和爱国的大罢工,工人的目的不是要求加薪或改善他们的待遇,而是向中国及日本政府提出抗议。这反映了当时(     
A.无产阶级的力量弱小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D.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
7 . 下列示意图可以拟定的一个最合适的标题是(       
A.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B.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D.党的工作重心的变化
8 . 近代某史料记载:“不仅是广东作军事的准备,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线路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省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特别是农民的组织……中国的潮流已渐由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而近于开始准备武装群众的时期。”这里的“北伐”是指(       
A.太平天国的北伐B.护法运动C.北伐战争D.南京国民政府北伐
9 . 中共某次会议决议中说:“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该会议(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制定了党的最高最低纲领
C.正式确定了国共合作方针D.正式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10 .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
A.辛亥革命B.护国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