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1931年3月,工农红军第一军在湖北孝感全歼国民党第三十四师,并活捉师长岳维俊。下面是根据这一事件创作的漫画。此漫画揭示出(     

A.苏维埃政权得到广泛认同B.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C.游击战斗争策略灵活机动D.中共群众基础雄厚
2 . 下表是《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中1930年10月闽西省工农兵政府财政支出决算表(节选),表中信息可以说明当时闽西省苏区(       
1930年10月闽西省工农兵政府财政支出决算表(节选)(单位:元)

项目

膳食费

政卫队

文化部

交通总局

红报社

闽西医院

医药费

红军学校

军服费

数额

608.85

703.54

151225

122729

195256

2950205

167174

1989

38.28

A.面临艰难的政治军事形势B.土地革命卓有成效
C.首要任务是发展文化教育D.人口数量有所下降
3 . 1933年8月11日,《红色中华》刊文《欢送兴国模范师全体加入红军开赴前线消灭敌人》,并在文中配上了赵品三的漫画《整师整师的加入到红军中去》。这一现象(     
A.彰显了苏维埃政权较强的动员能力B.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已成为全党共识
C.突出了广大民众对战略转移的支持D.保障了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4 . 为打破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政府发行公债,龙岩县群众踊跃购买,共认购了13000多元,远超过原定8000元的销售计划。该县农民还积极用现金缴纳农业税,一些可以不缴农业税的贫苦农民也主动要求缴税。这一局面说明了(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确性B.革命根据地得到迅速发展
C.人民对共产党政治认同增强D.革命政权的无产阶级属性
2023-06-13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文综历史(火箭班)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A.捍卫资产阶级民主政权B.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C.扩大人民行使政权权力D.营造一党专政的合法性
2024-01-27更新 | 25次组卷 | 57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7月,《申报月刊》出版创刊周年纪念特大号,刊载“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编者指出,“国民经济程度,低落到大部分人罹于半饥饿的惨状,对外防卫的实力,微弱到失地四省、莫展一筹的地步;而大家对此宿题,却都好像淡焉若忘,不加深究”。“特辑”明确规定讨论的重点问题:(一)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保障是什么?要促进中国现代化,需要哪些先决条件?(二)中国现代化当采取哪种方式,个人主义的或社会主义的?外国资本所促成的现代化,或国民资本所自发的现代化?实现步骤怎样?

在讨论文章中,杨幸之等人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要实现现代化,需要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也有人主张采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现代化,张素民提出发展受节制的资本主义,在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对私人企业进行节制。“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引发了社会对现代化的持续关注。《东方杂志》《独立评论》等刊物也刊发了相关文章,其中不乏对苏联社会主义和“一五计划”的介绍。

——摘编自耿凡《八十九年前有关“中国现代化”的一次讨论》

材料二   1954年,我们党首次提出了以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明确下来。1979年,邓小平首次把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我们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编自牛先锋《从四个维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讨论的国际背景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如何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大讨论提出的先决条件和方式问题,并进一步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现代化探索的特点。
7 . 1928年12月,湘赣边区政府总结土地斗争经验,制定《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作了重要更正,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湘赣边区土地法的调整(     
A.出于粉碎国民党“围剿”需要B.凸显了红色政权政策灵活性
C.意在扩大革命统一战线基础D.开启了“工农武装割据”序幕
2023-08-29更新 | 335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经过比较、思考后的慎重选择,并且有自己的创造,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曾一度效法欧美资产阶级国家,实行三权分立、议会制度和政党政治等,但最后都成了政客愚弄百姓的工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没有采用西方国家的议会制,一开始就以苏联苏维埃制度为榜样,土地革命时期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以“三三制”原则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实行了参议会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协商制度,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政治、经济、国内外环境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举行全国普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秦前红、周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回顾与宪政思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临时政府效法欧美民主政治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在各地留下的足迹。其体现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A.革命性质的变化B.革命精神的传承
C.革命力量的持续壮大D.革命道路的顺利选择
10 . 有学者指出,井冈山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通过土地革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使劳动者重新成为生产与生活的主人。通过政权建设,依靠组织和协作,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手段,建立了劳动者是主人的秩序。这表明“工农武装割据”(     
A.开启了农村革命历程B.提高了农村居民收益
C.完善了政治组织形式D.重构了社会文明秩序
2022-07-23更新 | 421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