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神烈峰头墓草青,湘南赤帜正纵横。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注:孙中山毛润之) 。 ”从诗歌的内容判断, 该诗的创作时间最有可能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3-11-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安徽合肥·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35年1月,伍修权在参加某次会议期间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此次会议(     
A.成为了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彻底结束了“左”倾在党中央统治
C.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D.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2024-01-27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开国元勋朱德有首诗写道: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高低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称颂的是(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
2024-01-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5年10月,林伯渠作了一首诗来纪念长征胜利:“一年胜利达吴起,陕北风光慰所思。大好河山耐实践,不倦鞍马证心期。”诗中提及的地点“吴起”位于图中的(       
A.②B.①C.③D.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会”是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国民党一大
2020-02-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6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同志不仅是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还是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词大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或建设实践。下面这首词解读正确的是
A.应创作在中共成立后,表达了诗人对党领导下的革命前景的展望
B.最可能创作在遵义会议后,表达了诗人重回领导岗位后豪情
C.应创作,在中央红军完成战略转移后,表达了诗人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D.最可能创作在西安事变和平坚决后,表达了诗人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2020-02-14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①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2)导致诗②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3)诗③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什么?
8 . 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②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8-09-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征的原因是红军主动放弃根据地,要北上抗日
B.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D.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0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阅读下列诗词:

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三、朋辈志同意自投,团成砥柱止中流。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侯

——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三

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请回答:

(1)诗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台湾被割占50年(1895——1945)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是什么?

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原因是什么?

(3)导致诗二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远征”中召开的重要转折性会议是什么?

(4)诗三中“团成砥柱止中流”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主动出击日军的哪次大规模战役?

(5)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解放战争中的哪次战役?

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2018-01-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