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对下面历史现象成因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1934--1935年上海民族企业情况统计表(单位:家)

期间

新设立

改组歇业

经营资金不足

1934年

28

361

567(占比65%)

1935年

15

415

786(占比80%)

A.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B.国民政府限制工业发展
C.外国资本掌控中国金融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024-06-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中央苏区在《关于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决议》及相关经济工作的条例中明确规定,对于资本家的企业和手工业“尚不实行国有”,“商人的粮食买卖是不禁止的”,“鼓励各种群众的与私人的商业机关的自动性”,提倡和鼓励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上述举措(     
A.改变了农村经济面貌B.完善了苏区的经济体系
C.解决了苏区经济困难D.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2024-05-3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三)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国民政府为复兴农业,成立农村复兴委员会,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成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     
中国主要农产物(1933-1936年)产量(市斤/市亩)

作物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平均值

籼粳稻

351

281

347

355

342.2

小麦

154

153

137

151

147.8

高粱

180

170

190

209

183.5

小米

161

168

17

176

168.0

玉米

178

176

194

176

183.7

大豆

183

144

130

161

154.3

油籽

80

90

88

84

85.2

棉花

30

28

27

34

29.3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最终失败B.农村复兴运动遭到普遍反对
C.改变农业落后局面任重道远D.世界经济危机阻碍农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在湘西通道县召开紧急会议,军事负责人在会上请与会人员考虑是否甩开敌人追击后,从敌人背后转向北方,与湘鄂边的红二军团建立联系,壮大力量。这一建议并未得到通过,取而代之的是先西进再北上。此次会议(     
A.指导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围堵
B.仍然受到“左”倾思想的主导
C.有助于红军长征打开新局面
D.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转折点
2024-05-14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指出:“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为此,1933年12月,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随后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大规模的节俭竞赛,掀起节省运动热潮,效果显著。这场节省运动(     
A.适应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B.是中共反抗国民党“围剿”的应急举措
C.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D.旨在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支持
2024-04-10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历史试题
6 . 萧克在《回忆录》中写道:“在东固休整期间,红四军前委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即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动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这一决定 (     
A.促进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B.有利于壮大和发展革命根据地
C.巩固了工农联盟D.使武装斗争从公开转入地下
2024-04-0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7 .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以彻底地将中国从帝国主义压榨之下解放出来为目的。宣布中国民族的完全自主与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政治上、经济上的一切特权;宣布一切与反革命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无效;否认反革命政府的一切外债”。这表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       
A.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C.把工作重心转向到民族革命D.掀起了“改订新约”运动
2024-03-22更新 | 21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1920年和1936年国内市场的商品结构表

类型

1920年

1936年

产值(亿元)

比例(%)

产值(亿元)

比例(%)

农业产品

39.09

42.28

75.33

44.82

手工业产品

29.75

32.17

43.86

26.1

工厂产品

8.83

9.55

28.31

16.84

矿冶业产品

2.91

3.15

4.96

2.95

进口产品

11.88

12.85

15.61

9.29

合计

92.46

100

168.07

100

A.进出口贸易平衡B.商品经济繁荣C.近代化曲折发展D.民族工业萎缩
2024-03-22更新 | 143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红色中华》是苏维埃政府的机关报,下表是该报刊发的部分决议和宣传报道的标题。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       

时间

期号

类型

标题

1932年3月23日

第15期

决议

临时中央政府文告: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问题的决议案。

1934年2月16日

第150期

决议

拥护二苏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经济建设决议,增植树木,保护森林。

1934年4月12日

第174期

宣传报道

十里长坡大埔区开始兴筑。

1934年4月19日

第177期

宣传报道

会昌修坡一○三○座;会昌反动分子放火烧山,高排区烧去一百九十六块山林。
A.重视发展生产应对经济封锁B.注重信息公开落实生态治理
C.加强舆论宣传稳固红色政权D.坚持贯彻落实土地革命方针
10 . 1928年1月,毛泽东指导起草的《遂川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规定:“工人、农民、士兵和其他贫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凡地主、祠庙、公共机关的田地、山林和一切附属”,分给“贫苦人民和退伍兵士耕种使用”等等。这反映出当时(       
A.土地革命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面积迅速扩大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被普遍接受D.中共重视劳动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