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值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八国联军入侵,强烈的民族气节和战时北方军民粮食短缺的现状,使得荣氏兄弟嗅到了面粉的商机。况且此时清政府卖国求荣,与外国签订的通商条约中规定面粉进口不征关税。于是两兄弟从面粉行业开始迈上了他们实业救国的第一步……在面粉厂生意风生水起的过程中,他们敏锐地观察到了新的商机:包装面粉需要布袋,制作布袋需用布匹,布匹则依赖纱厂供应,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给自足。于是两兄弟于1905年在无锡建成振新纱厂。一战期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急速扩张,尽管内部也潜伏着危机,但总的来说其发展是十分迅速的。这既得益于“天时和地利”——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更有赖于人和——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二人的团结奋斗。

——摘编自魏鼎《荣氏兄弟创业史及其经营思想浅析》

材料二   杨树诚经营面粉业,获得丰厚利润,至民国17年,集资本60万银元,来蚌埠兴建宝兴第二面粉厂,于民国19年投产。工厂很快垄断了皖北一带的小麦,所出产价廉物美的宝兴“洋面”完斥市场,当地许多传统的手工磨坊即被取代。杨树诚在厂内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并采取增开夜班、对工人延长工时、严格惩罚制度等手段。与此同时,他不惜用巨款贿赂当地军政要员,甚至与一些高级将领结拜成异娃兄弟(李宗仁称其为“三哥”),以求得他们的保护。其企业盈利不断上升,到民国23年,仅蚌埠面粉厂所获纯利即达200余万银元,超出原始资本三倍多。杨树诚成了淮海一带著名的面粉业资本家。

——材料摘编自《蚌埠市志》

材料三   世界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缫丝业最大的打击在于需求锐减及丝价暴跌。1930年,上海有缫丝厂102家,由于出口减退,多数缫丝厂陷入经营困难,翌年便减少到70家,缫丝设备也从25400架减少到18000架。1932年,除经济危机的摧残,“一·二八事变”的战火直接导致很多工厂受损,相继停业或倒闭,工厂数继而降到46家,丝车数也减少到12000家。随着恐慌在19331934年的进一步深化,持续开工的工厂愈发所剩无几,到1933年末只有10家,到19345月仅剩不超过6家,上海的丝厂以20%的开工率创该年各行业最低。对于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国民政府未提出积极的救济措施。

——摘编自《世界经济危机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衰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家族企业在20世纪初期获得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杨树诚的企业经营有哪些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缫丝业衰落的原因。
2024-02-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1929年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路线图。1929年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先后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由此可知,当时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了革命的发展
B.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
C.毛泽东等贯彻实施了中央的正确决策
D.瑞金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2021-12-11更新 | 442次组卷 | 10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对1927—1937年的中国历史有如下总结:“然则此时人民已受军队劫掠,索饷之士兵则由将官一声叱咤而处死刑,此时此刻公私权利是否存在?若是蒋介石专制独裁,则冯玉祥、阎锡山与唐生智可以算作民主之发言人?所以,历史学家至此已别无他法,只有如蒋廷黻之相信中国无从避免独裁。蒋介石之作为可以在将来诱导出来一个民主体制,此刻却不能立即成为民主。”对此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A.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践踏民主体制,是历史的反动
B.蒋介石专制独裁错过了建立民主体制的历史机遇
C.蒋介石的专制独裁是历史的产物
D.在当时民主和专制独裁斗争激烈
2020-11-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固原市五原中学补习部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经历了19世纪的苦难与动乱之后,20世纪的中国进入到一个革命的时代,一个波澜迭起的革命时代。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先后被革命浪潮所掀翻,退出历史舞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出现稳定局面,由此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回首百年,有人感叹,如果走代价较小的改良之路该有多好,遂有“告别革命”之说,亦有提倡“回到康有为”“回到孔孟道统”等等说法。然而,历史选择并非由一个理想化的愿望所决定,任何事后的讨论都应该回归历史现场,观察其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其影响,而不应脱离具体时空作臆测与推理。

——王建朗《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从材料提取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