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表是1924~1936年中国电力企业分布情况统计(局部)。这一时期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单位:家

省区

1924

1927

1936

江苏省(含上海)

61

58

107

浙江省

34

27

109

河北省(含北京)

25

21

17

广东省

16

15

36

东三省

13

31

山东省

13

13

23

湖北省

12

1

218

福建省

11

11

29

其他

34

43

合计

219

231

461

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B.优化了国民经济的产业布局
C.推动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D.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2024-05-07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冲刺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治,苦心经营,完成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措施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 .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创办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其主要任务为“组织苏区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积极参加苏维埃政权”,“尽量揭破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军阀及一切反动政治派别进攻革命欺骗工农的阴谋”等。这表明《红色中华》的创办(     
A.致力于扩大革命的群众基础B.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C.扭转了国共对峙的不利局面D.创新了民主革命的宣传方式
2024-04-08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4 . 1931年,闽浙赣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在江西德兴设立了四大对外贸易处,并改变过去见土豪就打、见地主老财就斗、见资本家就罚的过激行为,而是按平等互利的原则和商人做生意。这些措施(       
A.为红军战略转移提前布局B.缓解了抗日根据地物资紧缺
C.利于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D.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2024-03-3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5 . 如表是近代中国轻工业产品和重化工业品进出口比重(%)表。据此可推断出,民国时期(     

进口轻工业产品进口重化工业品出口轻工业产品出口重化工业品
1912年54.713.710.93.6
1936年14.34725.26.5
A.中国工业布局得到了改善B.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
C.中国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D.社会经济结构渐趋失衡
2024-03-26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西梧州市、忻城县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模拟历史试卷
6 . 1927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共成立60多家金融机构,如福建省蛟洋农民银行、江西省东古平民银行、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等。这些机构的设置(     
A.得益于金融市场的稳定B.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C.统一了根据地货币形态D.促进革命根据地建设
7 . 下图是某研究小组进行历史研究时搜集到的一张纸币,纸币上有“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元”等字样,该纸币可用于研究(     
A.国民革命工农运动蓬勃发展B.各地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
C.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D.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
2023-12-23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五象校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福建漳平至今保留着30多首革命歌谣,如《工农红军》:“工农红军大救星,打倒土豪有田分。实行共产来革命,百姓才得有安身。”这一歌谣(     
A.表达苏区人民对革命的认同B.促进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
C.奠定国民大革命胜利的基础D.提高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种文献资料是一位学者为研究某一主题而搜集的,请根据文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研究主题,并从所列文献中至少选取三类文献予以说明。(要求:使用不少于三类文献,主题明确,论述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2023-04-09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33年8月,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央苏区各地“忽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把经济建设这个任务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他强调,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要在苏区“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毛泽东的这一判断缘于(     
A.国民革命的形势B.武装斗争的环境
C.抗日战争的需要D.工作重心的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