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根据地用标语口号、传单漫画、报刊书籍为主的文学艺术作品和歌谣、戏剧、舞蹈为主的群众文化活动等方式做宣传动员工作。这些做法旨在
A.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B.调动人民的革命热情
C.宣传减租减息的政策D.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2024-02-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是国家对地方进行管制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无疑可以左右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统治者在乡村治理方面一直坚持“官民共治”的基本政策,即王权与族权的相互融合及博弈。国家依托乡村内部宗族,培养出一批委托管理人员并依此将“国家行政力量”深入农村。中国古代社会是通过强化宗法观念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的,通过税收集中乡村社会资源,通过科举制将国家和乡村联结起来,使封建正统理论在教化中占绝对地位。

近代以来,传统乡村中的宗族势力开始衰弱,乡村绅士不断变化,村庄以往的风俗习惯难以应付愈加复杂的社会关系,国家势力开始广泛渗入村庄,知识分子也力求乡村重建,村庄被各种外来价值裹挟,逐渐形成嵌入性的乡村治理。以往基于村民生产生活形成的风俗习惯,难以在嵌入性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而国家力量及知识分子对村庄重建的个人理念在乡村治理中则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初,共有600多个学术团体和教育组织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建立了1000多个乡村试验区,梁漱溟、黄炎培等都是当时的典型代表。

——摘编自刘昂《中国乡村治理的三个阶段及其伦理特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乡村治理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说明近代乡村建设试验的历史作用。
2024-02-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28年6月,中央在一封指示信中,对根据地“在这种刻苦的劳顿的生活中,而能努力不懈的工作甚为欣慰”。这封信最有可能写给(     
A.广州国民政府B.敌后抗日根据地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陕甘宁边区政府
4 . 1929年4月,毛泽东《前委致中央的信》中说到:“大要说来是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很短的时间,很好的方法,发动很大的群众。”这表明毛泽东主张(       
A.实行全民族抗战路线B.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术
C.推行先发制人的战略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024-01-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全国普遍采用的是宽轨铁路(1.435米),而山西铁路轨道却是窄轨(1米)。结果,当外省市火车进入山西时,只有换上窄轨火车才能继续前行;同样,山西火车出晋时,必须换上宽轨火车才行。这表明(       
A.北洋军阀派系间矛盾重重B.国共两党处于对峙状态
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D.国统区的经济陷入崩溃
2024-01-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由《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等十个曲目组成的大型音乐作品是(       
A.《梁祝》B.《黄河大合唱》C.《长征组歌》D.《红旗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表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支出状况(1928—1930年)

据图表可知,这一时期(       
A.新旧军阀混战严重B.兴办实业热潮兴起
C.官僚资本聚敛财富D.国民政府财政拮据
8 .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湘赣边界一年多来斗争的经验教训,强调在反动统治政权暂时稳定时期和破裂时期,红色区域的斗争必须采取不同的战略与策略。”文中的“战略和策略”指的是(     
A.开展游击战争B.工农武装割据
C.进攻中心城市D.开展土地革命
9 .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大力开展民众运动,为东征和北伐的胜利奠基。1928年2月,国民党撤销原负责民众运动的工人部、农民部、商人部、青年部、妇女部,成立民众训练委员会和中央训练部。这一变化可说明国民党(     
A.打击列强军阀B.坚持民族主义C.放弃三大政策D.加强制度建设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当天,刘镜人(中国驻俄公使)在致北京政府外交部的电报中说“近俄内争益烈,广义派势力益张,要求操政权,主和议,并以暴动相挟制。政府力弱,镇压为难,恐变在旦夕。”……电报中说的“广义派”,即布尔什维克。次日,刘镜人又发了一个电报,报告了起义的消息:“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党掌握。

——摘编自史诚《十月革命的消息是怎样传到中国的》

材料二: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当然,最激烈地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秋收暴动遭受挫折的原因,并指出毛泽东在实践中开辟出的新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