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内忧外患的灾难史,更是一部救亡图存的复兴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抗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追梦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刘文《近现代中国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历史考察》

下图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革命状况。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近代中国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展的运动,为什么说这些运动都是失败的?
(2)据材料二,判断上述两幅图对应的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时期革命中心和革命对象的变化。
2023-02-2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世纪30年代,鹤峰革命根据地各县各类学校均用政府编印的《苏维埃政府宣传提纲》、油印的歌本及教师自编的“工农兵三字经”等作为教材,规定“各县均不定时地办有教师训练班”,强调“以前那些有严重封建思想的‘学究先生’不许再当教员”。这些措施旨在(     
A.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B.激发人民大众的民族意识
C.推动革命斗争的深入开展D.动摇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油画《红军到川北》。其意在(     
A.反映红军胜利会师场景B.宣传土改主张和鼓舞革命热情
C.表现主题油画写意风格D.重温历史记忆与弘扬民族精神
2023-02-16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代产生了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2023-02-06更新 | 81次组卷 | 64卷引用:江苏省江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5 . 至193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已成功构筑起一条贯穿大半个中国的公路交通网,共有京闽桂、京黔滇、京川藏等干线21条,支线15条,总里程接近12万公里,较之1927年之前增长了一倍有余。由此推断此时期(     
A.国民政府发展重心转移至中西部B.国民政府为打击中共殚精竭虑
C.交通建设严重依赖战时经济体制D.国民政府已有一定的抗战准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统计,从1932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共发动大规模“借谷”运动三次,筹集粮食100万担以上,折合谷子约为1亿斤;共大规模发行公债三期,筹集公债400余万元。据此可知,当时中央苏区(     
A.财政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地B.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转移D.人民为根据地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2023-01-10更新 | 27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四)历史试题
7 . 毛泽东向中央汇报时提到:“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斗争”。这段文字主要是在(     
A.强调国共合作的重要意义B.介绍第五次反“围剿”情况
C.部署南昌起义的准备工作D.总结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经验
8 . 1929—1936年,国民政府相继颁布了《工厂法》《工厂法实施条例》《工厂检查法》,成立工厂检查委员会,设立工厂检察员,引进工厂检查制,关注工人薪资待遇、卫生健康等。这些举措( )
A.保障了政府的财政入B.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改变了国民政府的性质D.赢得了中共的大力支持
9 . 如图为1933年3月,在苏区瑞金《红色中华》杂志第57期推出的“三八特刊”的一幅插画。这体现了当时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A.塑造新女性形象B.宣传婚姻自主C.废除封建旧制度D.推动妇女解放
10 .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颁布“白银政策法令”,导致国际白银价格暴涨,民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1935年被迫放弃银本位、实行法币改革,分别与英镑美元挂钩,形成英美两国平分秋色的局面。而同时,日本拒绝交出在中国银行的白银、严禁法币在日占区流通;大量发行“伪满币”,并大规模走私白银。由此可见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     
A.受社会性质制约B.缓和列强在华矛盾
C.不利于贸易出口D.抵制日本经济渗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