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192810月,南京国民政府通过《训政纲领》,宣布“军政”结束,进入“训练国民使用政权”的“训政”时期。国民党以强力推行“以党治国”,遭到了社会人士的批评。

1929年,胡适发表《人权与约法》一文,指出中国社会严重缺乏人权,经常侵犯人权的并不是个人或团体,而是国民党党部与政府机关。胡适要求尽快制定宪法,他强调“无宪法的训政只是专制,我们深信只有实行宪政的政府才配训政”。胡适的言论反映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引起了较大的舆论震动,梁实秋等人著文响应他的呼吁。

国民党内也有人要求民主法治。党内元老蔡元培曾致信胡适,称赞其论点振聋发聩,不胜佩服。而一些在党内权力分配中失势的政治派别,更注意利用民间的舆论来反对蒋介石等当权派。中原大战期间,阎锡山、冯玉祥、桂系等地方实力派成立约法起草委员会,草草公布《中华民国约法草案》。有报纸评论说,从理论言,此项草案实有许多优点”“比较任何国家现行宪法为周密

蒋介石在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后,也感觉到有稍变统治方法以消弭反对派的必要性,提议召开国民会议,制定约法,但遭到党内另一实权人物胡汉民的坚决反对,演变成约法之争

中国共产党对此也有自己的认识,毛泽东在1940年指出,中国现在的事实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即使有一部好宪法,要想畅通实行是不可能的,宪政运动的主题是争取尚未取得的民主,不是承认已经民主化的事实

——摘编自陈红民等《南京国民政府五院制度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训政”所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通畅)。
2 . 1932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不久,便在长汀南寨广场召开了声势浩大的福建省游艺体育运动会。该运动会除红军战士、机关干部外,还吸引了大量闽西群众的参与与观看,如才溪女子代表队身着黑色列宁式女装,打绑腿,留短发,手持长矛、大刀进行操练,荣获第一名。这表明(     
A.中共注重革命的宣传工作B.苏区政府赢得群众普遍支持
C.中共开始探索革命新道路D.革命的斗争方式呈现多样化
2023-12-31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3 . 以下为红军第四军某次会议所制定的部分策略摘录。该策略的制定(     
红军是“—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导……”
首次规定了新分子入党的条件:“(1)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包括阶级觉悟);(2)忠实;(3)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4)没有发洋财的观念;(5)不吃鸦片,不赌博。”
A.强调了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B.适应了革命重心转移的新形势
C.有利于凝聚力量扩大党的队伍D.意在提高根据地军民思想觉悟
4 . 1928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决定,不再提倡实行总暴动的“总策略”,转而使用“准备工农总暴动”的提法,把争取群众的工作、建立城市、乡村的群众组织,以及巩固并健全党的组织作为最重要的工作。这一决定(     
A.适应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B.促进了革命中心向农村的转移
C.拋弃了苏俄城市中心革命论D.表明中共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3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训令,强调指出:“动员群众修路,同样是粉碎五次‘围剿’中的战斗任务,因为道路与军事经济不可分离,与群众生活非常密切”,并规定了修筑的干路、经费、期限等要求和措施。此举旨在(     
A.推动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B.发展中央苏区的交通运输
C.适应民族战争的迫切需要D.探索治国安民的新型道路
6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群众拥护革命是由于(     
A.中共二大确立的革命两步走策略B.三次“反围剿”革命战争胜利
C.革命根据地推行土地革命的路线D.蒋介石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失败
2023-07-02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本身并没有为中国提供足够的实行社会主义运动的阶级条件和理论条件。但是,时代和环境客观上促使中国广大进步知识分子只能选择社会主义作为未来国家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俄国共产党在远东各国推动共产主义运动的努力和中国少数激进知识分子急于尽快从根本上改造社会的愿望,就不可避免地结合起来了。来自俄国的理论、经验和援助显然大大地满足了中国共产主义者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需要,使他们能够运用主观的力量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和组织。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

材料二   国民革命失败后,在莫斯科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系列的城市暴动,但接连遭到了失败,毛泽东在农村的活动开始呈现出重要性。1928年1月23日,朱德和陈毅前往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他们合并后的部队组成了红四军,以朱德为司令,毛泽东为党代表。从此,诞生了闻名遐迩的朱毛领导。同年7月,他们将司令部迁到江西瑞金,在那里建立了一个苏维埃政权。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革命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8 . 在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提出“商人只要赞助革命,共产党就不没收他们的财产”。他还规定:“累进税法,最为适用;苛税苛捐,扫除干净。城市商人,积铢累寸,只要服从,余皆不论。”这些主张旨在(     
A.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B.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C.粉碎国民党经济封锁D.顺利进行土地革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土地制度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国民经济能否协调发展。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土地制度安排的探索。

阶段文物或情景资料相关历史文献资料

长汀县古城区岩杭乡出具给乡民的分田字据
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到“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晋察冀根据地农民游行,拥护减租减息政策
承认地主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要求地主减租减息;同时保证农民的承佃权,但需交租交息

194779月,全国土地会议在西柏坡召开
194779月,全国土地会议在西柏坡召开,决定没收地主土地,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剩刚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北京郊区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将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四川广汉向阳人民公社“撤社建乡”
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永包制,航分结合,双层经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调整的历程,并分析其历史启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中某一时段,围绕“社会矛盾与土地政策”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某高一年级学生以“生死攸关”为主题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几个重要事件。以下最具研究价值的是
A.电影《南昌起义》的片段B.遵义民间流传的红军故事
C.《遵义会议决议》原稿D.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