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20世纪20年代末,江西地区的一首歌谣唱道:“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当兵就要当红军,打倒军阀和劣绅。人人都把田地分,红军战士来代耕。”据此可知,该歌谣(     
A.反映了秋收起义胜利B.歌颂了苏维埃政权建立
C.产生于井冈山会师后D.见证了反“围剿”的胜利
2024-02-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优质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A.捍卫资产阶级民主政权B.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C.扩大人民行使政权权力D.营造一党专政的合法性
2024-01-27更新 | 28次组卷 | 57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国定进口税则后,关税税款被分为值百抽五的旧税与新增关税两部分,前者照旧存入上海汇丰银行偿付外债,后者则存入上海中央银行。1932年,国民政府彻底取消两种税款的划分,将全部关税存入上海中央银行。这一变化(     
A.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建设B.使国民政府完全实现关税自主
C.扩大上海中央银行管理职能D.为全面抗战胜利提供物质基础
4 . 1934年,学术界围绕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性质展开论战。 甲方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已占优势,今日中国的农村问题已经是一个资本问题。乙方认为中国的农村还停留在半封建的阶段,今日中国农村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一个铲除封建秩序的土地问题。材料反映出(       
A.二者的共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B.二者争论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产生
C.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
D.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7年,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提出了“(党)支部建在连上”的思想;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要求“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据此可知,上述思想和原则(     
A.有利于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加强了党在军队中的基层组织建设D.为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6 . 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有这一段歌词如下:“八月桂花遍地开,土地法令贴出来。打倒土豪和劣绅,分田分地又废债,劳苦工农翻身把头抬。”这反映的史实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B.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C.农民积极参加国民革命运动D.陕甘宁边区政府减租减息政策
7 . 下图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供图。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B.践行了民主革命最高纲领
C.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D.充分调动民众参政积极性
2023-02-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35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四川民族地区先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西北特区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以及茂县、汶川、理番、黑水等县党委和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府。上述政权出现的背景是(     
A.红军的战略转移B.民族区域自治的扩大
C.国民革命的推动D.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推进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9 . 中共六大后,从1928年到1930年间中央的一些重要文件明确指出“以乡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是“农民意识”,“忘记了城市的领导作用。”这种提法
A.脱离了当时中国革命实际B.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放弃了党对革命的领导权D.践行了中共“八七会议”决议
2020-02-11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期开学检测(线上)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积极推行反苏方针,使中苏关系严重恶化,但1932年6月,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议通过决议,决定与苏联复交,并愿与之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国民政府这一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积极抵抗日本侵略
B.为剿共创造有利环境
C.顺应美英远东政策
D.压制东北抗日义勇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